中国石油安全受冲击后的车市对应


 

 

一、日本核危机的后果很严重

由于能源资源的匮乏,日本核电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必要。日本目前拥有55座核电厂,提供约30%的电力。由于危机出现,日本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电力产出来源。日本大约1/3的电力都来自核电站,这些核电站中一半目前已丧失产能(几乎占总发电量的20%)[来源:Izzo]。意味着这些电量要用别的发电方式取代。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事故后,多国政府表示此次事故不会影响本国发展核电的计划。但是,无论日本的核电危机最终如何收场,都将给全球核电发展带来复杂和敏感的影响。核电之争仍将长期持续下去,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核电政策及能源电力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而核电的受阻必然增大对石油的依赖,这对国际原油供应平衡必然产生影响。

 

二、利比亚危机的石油安全

1、非洲危机对世界原油影响不大

利比亚战争将不会引发第四次石油危机,一是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比例仅2%,二是前期国际油价从80多美元涨到100多美元已经消化了利比亚局势的利空消息。另一方面,经过三次石油危机后,石油主要消费国建立了石油安全保障体系,仅IEA就拥有约1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满足其成员145天的进口需求,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供应短缺风险;再者,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仍然具有剩余产能,目前,OPEC剩余产能仍处在较高水平,市场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2、中国全球石油战略多样化受挫

中国全球石油战略已获得实质突破,石油来源进入多样化的格局。非洲是唯一一块可供中国同欧美印日等放手一搏石油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中国就以无私的援助在非洲打下了牢实的感情基础。直到现在,我们对非洲的援助势头依然不减,最大的动作就是宣布免除非洲国家债务,并启动数亿美元用于培训非洲本土人才。只是与以往的政治意识形态斗争性很浓的援助相比,现在的援助更着眼于长期的合作利益。

从非洲整个石油盘子的分配情况来看,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都获得了差不多相同的机会。目前的数据是,在整个非洲石油出口额中,北美得150万桶,亚太地区得130万桶,欧洲得70万桶。随着非洲新油田区的开采和新产油国的涌现,目前分割蛋糕的比例还会有较大调整。

随着伊拉克落入美国之手,俄罗斯远东石油面临日本的强烈竞争,而拉美石油又远水不解近渴的情况下,非洲石油就成了中国全球石油战略布局中的重点。目前中国从非洲输入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30%,失去非洲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致命后果。

做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财政受援国,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石油进口国安哥拉近期突然变卦,出尔反尔将中国已经取得的一些石油合同项目单方面撕毁,

我们在苏丹、利比亚也在复制另一个“安哥拉模式”,中国在苏丹的石油项目投资已经达到150亿美元,7%的石油进口来自苏丹。 

而已经对中国“安哥拉模式”保存戒心的欧美正借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企图挤压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空间。这反映了欧美传统大国重返非洲争夺石油的野心和对中国在非洲不断增长的影响力的担扰。

3、利比亚的潜力

2010年中国进口原油排名前十的国家有:沙特向中国出口原油4464.2万吨,同比增长6.98%;安哥拉向中国出口原油3938.1万吨,同比增22.4%;伊朗出口2131.9万吨,同比下降7.9%;阿曼出口1586.7万吨,同比增长35.18%;俄罗斯出口1524万吨,同比下降0.41%;苏丹出口1259.9万吨,同比增长3.36%;伊拉克出口1123.8万吨,同比增长56.89%;哈萨克斯坦出口1005.4万吨,同比增长67.39%;科威特出口983万吨,同比增长38.96%;巴西出口804.7万吨,同比增长98.32%。

去年,利比亚输送到中国的原油约700多万吨,占原油进口比重很低,约合3%。但潜力巨大。

如果卡扎菲下台,中国的非洲是有利益将严重受损。

 

三、中国的节能减排应强化

1、继续强化节能车的鼓励政策

节能减排的核心是降低油耗,而现有的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对促进单车油耗降低有巨大的促进意义,继续实施节能车的补贴政策对未来车辆油耗降低有长久的基础性支撑意义。

 

2、强化年审验车,加速老旧车型的退出

由于中国新车质量和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新车与老旧车辆的油耗降低优势明显。淘汰老旧车辆需要强化年审验车的控制。

尤其是目前的老旧车辆报废更新的力度很小,车价贵、油价相对较低,加之运输用车考虑的能用即可的现实情况,针对老旧车辆的淘汰必须有强制性的手段。

 

 

3、加大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公共交通的出行较私车出行大幅降低油耗,而且减缓道路拥堵也能更有效的提升车型使用效率。加大公共交通出行意义很大。

 

 

4、合理城市功能布局和房产流动

 

城市道路交通的最大问题是上下班的交通拥堵严重,这在学生开学期间特别明显。如果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减少学生的上下学交通用车,这对家长也是解脱。

而城市交通拥堵另一个的困难是房产居住转移的难度大,上下班的交通压力大。

 

5、新能源车务实发展

目前的 新能源车已经无法激起很多人兴趣,国家资金投入很大,似乎成绩很大,技术效果搞不懂。务实发展新能源电池,实现最小投入的普及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