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提到的两名国军将领


毛泽东曾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流传甚广的诗词不仅是一代伟人的心灵史,更是民族的精神史。这些诗词题材很广泛,但其中提及国民党将领的只有两首,所以致使这两位将军名扬天下:戴安澜名垂千古,张辉瓒则遗臭万年。
           

                              “前头捉了张辉瓒”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是毛泽东描述苏区军民取得反第一次“围剿”胜利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写于1931年春。“前头捉了张辉瓒”从此到处流传,张辉瓒就这样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许多人都是从这一句知道张辉瓒的。

 

张辉瓒是湖南长沙人,生于1885年。湖南兵目学堂、湖南讲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毕业。1912年(民国元年)任湖南都督府参谋,北平军需学校总队长兼军事教官,旋赴德国考察军事。1916年在天津进行反袁活动。1917年回湖南参加护法战争,任游击司令,1918年任湘军兵站总监,湖南第4区守备司令。1921年任湘军第4混成旅旅长、湖南警务处长。1923年任建国湘军总司令部军务委员、第9师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4师师长。后任第2军副军长、代军长。1928年10月,第2军缩编为第18师,任副师长。次年入赣,兼南昌卫戍司令,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1000余人。1930年任陆国第18师中将师长,参加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1930年12月初,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共动用了10余万兵力。

 

面对强大的敌人,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通过对敌情的分析,决定退出吉安城,向吉安县的东固和宁都的黄陂、小布一带进军,按“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把敌人引入到赣西南苏区的祟山峻岭之中,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为监视进攻苏区的敌人,及时了解动态,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加强赤色戒严,在交通要道设立了瞭望哨,组织侦察队,还把油盐柴米都埋藏起来,断绝敌人的粮食。敌军每到一处,难找到吃的,也没人带路,使他们难以如愿。12月下旬,进攻苏区的敌军已迫近红军的集结地。毛泽东在宁都小布主持召开了有数万人参加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军民们斗志昂扬。

 

敌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担任“围剿”前线总指挥,率部进入东固南龙。他们深入苏区腹地,已是疲惫不堪。但张辉瓒仍野心勃勃,扬言要立头功,“剃掉朱(德)毛(泽东)”。同时进攻的还有三个师,分头朝苏区扑来。毛泽东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18师,挫其锐气。12月28日,张辉瓒部队向永丰龙冈方向推进。红一方面军经过周密部署,于30日开始了围歼敌人的战斗。

 

龙冈是一个山区小圩镇,群山环绕,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峡谷,宽处四五里,窄处仅一两百米。红军利用地形悄悄地接近敌人。这天,龙冈山上山下大雾弥漫,几十米外难看清人。上午8时左右,张辉瓒部刚进入龙冈,红军便在山上迎头痛击,迫使他们缩小阵地。红军从四面向敌人进攻,敌人猛烈反击,企图突出重围。双方交战几个小时,到下午4时,红军发起总攻击令,顿时杀声震天,弹飞刀舞,敌人溃不成军,四处逃窜。赤卫军、少先队和战士们一起冲杀和搜寻敌人。担任正面攻击的红三军直捣敌军师部,警卫营长见来势凶猛,命全营官兵投降。战斗全部结束,全歼敌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共9000多人,旅长、团长多人被俘或被击毙,可师长张辉瓒不知去向。

 

红军搜捕残敌来到了万功山,在一棵大枫树旁,发现了一件皮毛大衣,捡起来反复察看,在胸口边发现一块写着“张辉瓒”三字的小牌子。战士们兴奋地说:“大衣在这里,人就跑不远。”“肯定躲在哪个地方,仔细查看。”

 

离枫树不远,有丛茂密的杂草,一个战士拨开杂草,发现有一个土洞,探头一看,不由得叫了一声:“有人!”战士们都围拢在洞口,喝道:“ 快出来,不然就开枪了!”可那人不动弹,缩做一团。有几个战士忍不住了,猛地拉住那人的腿,把他拖了出来。这家伙,胖得像只肥猪,头光光的,穿件士兵衣服,大肚皮绷得紧紧的,裤子是黄呢子,皱巴巴的,皮靴上尽是泥巴。战士们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快说!”那人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是,是个连长。”“你哄谁?是连长为什么穿士兵的衣服?肯定是个伪装的大头子。”一个战士说。另一个战士把皮毛衣甩在地下说:“这是不是你的?”那人吞吞吐吐地答道:“是,是我的。”“哈哈!你就是张辉瓒,想不到大师长还钻地洞。”战士们兴奋地讥嘲道。

 

红军战士把张辉瓒押到毛泽东、朱德的住所。毛泽东带着蔑视的口气嘲讽道:“张师长,说起来我们还是老乡。你也太狠心了,到处说要剃掉朱毛,想不到朱毛今天剃了你的光头。”张辉瓒耷拉着头,颤抖着嗓子说道:“我无能,愧对党国,愧对百姓,现在任你处置。”

 

几天后,红军把张辉瓒押到东固。张部曾在这一带烧杀抢掠,百姓恨透了他们。现在抓到了这个恶鬼,个个要出口气。听说要开公审大会,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向东固涌来。张辉瓒被押上台,主持人宣布了他的罪状,群众纷纷叫喊着要杀他的头。公审大会结束后,张辉瓒被当场砍下头颅,用木箱装着,放在门板上,上面插着“打倒军阀张辉瓒!”“打倒蒋介石!”的标牌,从富水河随流漂入赣江,漂到吉安城。沿途群众见了,无不感到扬眉吐气。

 

                                 “勇夺虎罴威”

1943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曾写一首《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首诗根据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第474页。)

 

这位被毛泽东称为“海鸥”将军的人,名叫戴安澜,号“海鸥”。戴安澜因之成为了唯一获毛泽东诗悼的国军将领。

 

戴安澜是安徽省无为县风和村人(即牛埠镇),生于1904年11月25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作战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后晋升为团长。抗战爆发后,先后在国民党军队中任73旅旅长、89师副师长。

 

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仅有35岁。据笔者考证,第200师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1939年冬,国民党第5军军长杜聿明率部在广西大明山区与日寇战于昆仑关(在广西南宁市东北宾阳县附近)。昆仑关地形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侵占昆仑关的日本军队是在日俄战争时期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之主力第12旅团,及后来增援的两个联队,由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亲自在九塘指挥。杜部戴安澜将军率机械化师担任正面反攻,用火牛战术,冒着密集的炮火,爬向日军堡垒,冲毁敌军层层铁丝网等防御工事,重创日寇。

 

戴将军亲赴战壕指挥,冲锋陷阵,首克同兴堡。昆仑关战役一个多月,歼敌6000余人,俘获甚多,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和联队长三木吉之助于九塘和昆仑关之间。昆仑关战役使日军第12旅团已经名存实亡。中国军队虽然伤亡14000余人,但基本干部仍健全。中国军队能全歼日军一个精锐旅团,基本消灭了其各级指挥官,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本“钢军”的战例。战斗中戴将军身负重伤,仍奋勇作战,因此荣获国共两党联合颁发的三黄“宝鼎”勋章。戴将军初到昆仑关部署阵地时,即发出豪言壮语,说:“中国古时有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后来果然如期攻夺。此役后,戴安澜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1941年12月,日寇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横冲直闯,连陷香港、关岛、威克岛、菲律宾,侵占号称东方直布罗陀的新加坡军港。继之将其魔掌深入东南亚各国,进犯缅甸,西进印度洋上,直叩安曼群岛之门。驻缅甸英军,一路惨败,士无斗志。日寇步步北犯,致使我国西南边疆遭受严重威胁。

 

1942年初,我国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3月18日,戴将军率第5军200师担任过远征军先头部队入缅抗日,进驻缅甸南部的同古(东瓜)地区,同日寇第55师团展开激烈战斗,戴以孤军深入,奉命固守10天,以待援军。

 

同古地区乃一片平原,无防守之地势,3月20日,日军向驻守同古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发起了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于当日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带头立下了“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他说:“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并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后经十余日激战,敌军终于无可奈何,乃陆续增援,至兵力超过我军五倍。然其死亡人数亦超过我军五倍以上。戴安澜将军威名令敌胆寒。这是中国远征军对英军、缅军作出的重大贡献。当时,英国《泰晤士报》也予以报道,表示赞赏。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远东战场上唯一的捷报。

 

戴安澜将军完成固守同古,以待援军之使命已达,遂奉令突围,经一天一夜激战,进克棠吉据点。后因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我军后方进行围攻,戴将军孤军作战,四面受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相机歼敌。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野人山,无衣无食,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70余日,备极艰苦。

 

敌军据险阻击,1942年5月17日,大雨滂沱,戴安澜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胸、腹部,血流如注,当时又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进军至茅邦时,流尽最后一滴血,5月26日下午5时40分与世长辞。年仅38岁。全军闻之,无不泪下。

 

回国后,200师官兵护卫着戴安澜将军的灵柩,途经昆明、贵阳等地,至全州,将灵柩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隆重奠祭,无不怆然泪下,哀叹痛失英豪!他的精神和业绩,在当时曾得到包括国共两党和美英盟国在内的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称他是近代以来中国军人中“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美国官方认为,同古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重庆的报纸称同古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英国的《泰晤士报》称之:“同古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的领导人也纷纷送来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殉职给予极高的评价。在重庆的蒋介石献赠挽联一副,祭奠戴安澜: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在延安的毛泽东也撰写了本文前面所提的那首大气磅礴的挽诗,遥祭戴安澜将军的不朽英魂。(刘继兴) 

 

 

刘继兴之毛泽东系列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幽默诗 毛泽东心目中最能打仗的帝王是谁? 毛泽东的黄河情结 

毛泽东欣赏的“党内一支笔”   毛泽东交往最多的老同学  《水浒传》让毛泽东赢了蒋介石?

最早预见毛泽东成为领袖的人是谁?  毛泽东钟情的三项体育运动   毛泽东笔下的两个汉奸文人

毛泽东最爱读的一部幽默小说  毛泽东评点最多的古人  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都多次直谏的人 

毛泽东与蒋介石晚年的默契“合作” 毛泽东唯一写文革的诗 毛泽东与鲁迅彼此是如何评价对方的? 

毛泽东为何说人民军史要从叶挺写起?  毛泽东六赞刘伯承  毛泽东为何1943年才正式成为全党最高领袖?

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     毛泽东晚年为何说要去“卖年糕”?  毛泽东的四次“上兵伐谋”

毛泽东八评赤壁之战  毛泽东比蔡和森“略输文采”?    毛泽东的幽默纸条竟然救了一位名医

毛泽东邓小平都爱看的一部小说   毛泽东两代人婚姻“亲上加亲” 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

毛泽东是如何将《周易》运用于战争的?  对毛泽东影响很大的七位老师   毛泽东曾用过的二十六个名字

毛泽东痛失几位亲人时的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的27个谜语  毛泽东为何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毛泽东特喜欢的三首讽刺散曲  毛泽东铁面反腐处死七个贪官 毛泽东为何对军衔制立而又废?

毛泽东与国民党的两次诗词大PK  毛泽东是如何看待中医的?  毛泽东眼中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

 

刘继兴文化文章:  妙笔生花的老报纸标题  “乱七八糟”源自史上两大内战 五首雷人的经典啰嗦诗

农村春联的冷幽默  书生气:文化名士们的真性情 不可不看的一组超短妙文!  古代食文化的经典之作   

谁是蒙古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三国赤壁究竟在哪里?  史上最绝妙的名人联 飞扬文字之浪漫集结

《西游记》:长盛不衰的成功学读本    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       鲁迅鲜为人知的两首打油诗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瓦解于鼠疫?   一则妙趣横生的文化谜语   中国人寿竟然老用错成语“一言九鼎”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挽救了许多生命的六个字   旧上海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  

 历史上最早的“十三太保” 中国古代的十首经典艳情诗  抗战期间的汉奸政权有多少?

魔术师贾斯帕三创战争神话    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第二?     余光中悼念蒋经国的诗很肉麻

   

刘继兴精品文章之历史牛人系列:       大老粗们的那些豪迈诗   曾国藩曾因天赋不高遭小偷奚落

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少林寺走出的两位开国将军    吴佩孚的幽默批示太有才了

李自成:史上最牛的下岗工人   第一个火线牺牲的我党早期领导人是谁?  王明与张国焘的两次较量

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       章太炎捧杜月笙臭脚使国学蒙羞?  最荒淫无耻的民国军阀是谁?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竟是文弱书生  

秦始皇:中国旅游开发第一功勋     李白:主业开矿副业写诗        美色当前,令孔子大跌眼镜两将军

鬼谷子: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从奥运明星中走出的军事天才     史上最搞笑的大国首脑         

唯一被国共两党都开除党籍的牛人  削发为僧的两大绝代风流才子     拥有40位妻妾的民国风流将军

中国近现代最博学的人是谁?       比周星星还能扯的搞笑皇帝       风流成性的大汉奸周佛海

令蒋介石戴笠杜月笙胆寒的杀手    钱钟书《围城》之外的俏皮话     达·芬奇:空前绝后的多学科通才

李敖最羡慕的风流男人是谁?    历史上最恶毒的文痞之骂           文人赠给盗贼的三首绝妙诗

林彪早年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从奥运明星中走出的军事天才   "民国第一写手"的传奇文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