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明拼”与“陷阱”
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转变的路径是“明拼”,然而暗手发力的,则是跨越“陷阱”。所谓“陷阱”,就是经济学上的“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学上以贫困、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个阶段,有三个“陷阱”,一个国家在发展中跨不过这个陷阱,就会经济沉沦、社会动荡。中国早年奋力挣扎,越过了“低收入陷阱”。近年开始步入所谓“中等收入”阶段,去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412美元,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却一步踏在“中等收入陷阱”边缘。中国有没有“中等收入陷阱”危机,已争论多年。我国目前仍处在战略机遇期,但又面临不可知的风险。而在今年的政策基调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向上,都取乎中,也即以结构调整和所谓“科学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的“陷阱”,关键在贫富差距已越过警戒线,成为诸多矛盾的源头,故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是“跨阱”最重要的动作;其次,改革30年,出现的新麻烦是社会流动性不断降低,形成阶层阶级分化,社会“仇官”、“仇富”现象相当严重,数亿农民工身分问题未得解决,是国家“坠阱”之因;另外,中国的“陷阱”之危,还与“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口红利”提早褪色相关,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相关。总的来看,中国要跨越“陷阱”,有很多路可走,其中有台湾、香港、新加坡的捷径。加入可以把台湾的民主,香港的法治,新加坡的管理,各采其中,当“跨阱”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