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毒豆芽”,就怕那些坦然的面孔
掀髯一笑
近日,沈阳市公安局调集40名警力开展端窝点行动,在浑河堡乡下河湾村一大棚内查获使用有害非法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豆芽2吨、半成品8吨,对蹇某等4人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拘留。使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继上海、浙江温州“染色馒头”事件之后,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见4月20日《法制日报》)
这起“毒豆芽”并不是突查发现的。早在4月8日,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龙江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和平区浑河堡乡下河湾村有人生产销售有害豆芽。与此同时,警方随即到犯罪嫌疑人蹇某的非法加工点进行取样,而直到4月17日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开展端窝点行动,蹇某不但没有因害怕查处而逃跑,反而还在警方采取拘留措施时坦然地质问:“大家都这么干,凭什么抓我?”
如今有毒食品层出不穷已不奇怪,如果要说奇怪的话,不如说是黑心老板坦然的态度。不论黑心老板们平时多么嚣张,到了遭遇执法检查时,再怎么也应该紧张一下子吧。比如黑心老板哭泣、后悔也行,哪怕惊恐、逃避也正常,再不济狡辩、抵赖也可,“一脸坦然”叫怎么回事呢?是下毒无辜的证明,还是放毒有理的宣示?
原来,全国各地很流行同样的生产豆芽毒方法,据称这是一套“很成熟的豆芽生产经验”,致使众多黑心老板包括嫌疑人蹇某在内产生罚不责众、大家都违法大家都安全心态的根源所在。而且嫌疑人蹇某在沈阳加工“毒豆芽”多年,甚至于3年前还曾被当地一家电视台曝光,但结果竟是不了了之,对他的产业发展没有任何妨碍。
突然让人想起那首著名的《你见,或者不见》的诗。对于“毒豆芽”,真个是:你查或者不查,它就在那里,不躲不闪。修炼到如此“高深”的境界,恐怕仅从从众心理上讲理由还不够充分,恐怕还有监管者的“配合”。细读相关报道发现,面色“坦然”者远非止于黑心老板,相关监管部门的衮衮诸公亦如是。比如在沈阳市打假办召开的相关职能部门专题会上,工商部门的同志就“坦然”表示,这种行为不能一概以“无照经营”处罚,应该由质监局负责;质监部门的人也够“坦然”的:豆芽菜应认定为初级农产品,归农业主管部门监管;农委部门的干部更是“坦然”认定,豆芽菜不是初级农产品,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不应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监管……
生产“毒豆芽”的黑心老板坦然,负有监管之责却又好事“人人争管”坏事“人人不管”的监管部门人士也坦然,甚至于就连“毒豆芽”也俨然成为“你查或者不查,它就在那里”的“坦然产业”,那么食品安全还有什么可指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