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国际化商人


  2007年夏天的北京酷热难耐,但几个热点事件显然比天气更令业界侧目:一个北京二流高校毕业的名不见经传的河南小胖子富豪庞玉良突然发飙,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德国帕希姆机场的永久所有权。由于此人的相关资料极度隐密,导致一件普通的商业事件成为国内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明星CEO——大胡子吴鹰从自己亲手开创的UT斯达康出局,业界惋惜之声不绝于耳,而关于创业元老与资本意志、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生存的争论又刚刚开始;持日旷久的娃哈哈遭遇达能强行并购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双方豪华法律团队正式亮相,跨国对阵4大诉讼……

  在今天,全球化的竞争已经在所难免。对于野心勃勃的创业家来说,洞悉并抢占商机、及早布局全球已经成为构建商业帝国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应对国际商业复杂环境的策略,也许是走向国际化的商人们最先应该读懂读透并烂熟于心的。

  我曾经在2004年与性格温和的大胡子吴鹰有过多次愉快而大受教益的访谈,那时他的事业应该是最顺利的。在谈到东西方企业文化时他说:“在西方企业文化里,总是把丑话说在前面,股份大家说得很清楚,很清楚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东方企业文化里面,一开始不说清楚,一旦发展起来很难说。尤其是好朋友的合作创业当中,不愿意计较太多,不讲清楚。一旦做大了就可能出问题。”同时吴鹰还说,“西方公司管理层跟员工关系人情味看起来不足,东方可能工作归工作,大家下来后,一起玩,都是朋友。但西方的可能是不怎么跟下属发展什么友谊,有一天要开除他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一语成谶。

  海归与国际化的背景成全了吴鹰事业的同时似乎也摧毁了他。而更多的土鳖几乎是奋不顾身地投向全球商业布局。2005年底东星航空签下20架飞机订单事件震惊航空业界。2006年春天,我到武汉拜会东星集团老总兰世立时,他对于国际航空业的宏观发展与微观数据的把握令人吃惊。他敢想敢做,与国际航空大颚谈判时有理有据,分毫必争,最终几乎是“空手套白狼”地赢得120亿贷款用于租买20架飞机。在他的东星商业帝国版图上,清晰地标明战略目标与实施时间表。 2007年春天我再次回访兰世立时,东星航空已经宣布赢利,而且正稳健地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扩张。在国际化商人里,兰世立算是“鄂商”里最另类的。

  说到国际化商人,不能不提中国第一商帮浙商。当我第一次走近宁波、温州企业家群体,我几乎是非常惊讶地发现他们对待市场和商业模式的感觉是多么的超前。在浙商群体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他们的商业蓝图逐渐扩展。从把香港变为“联系全球销售网络的收口绳”的南存辉,到第一个花6500万购买私人飞机的裘德道,再到中国首架民用无人机“神鹰一号”的缔造者马福友,无一不是打破成规、敢于挑战市场的商业战略家。

  在我看来,中国逐渐增多的国际化商人具有如下简单特质:1、野心勃勃的事业态度、全球化的视野与国际化的前瞻眼光;2、良好的教育与职业背景;3、优异的市场开拓意识与高超的市场营销能力。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关注这些最具商业发展潜力与创新精神的创业家与新富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