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术驱动所带来的阅读革命,不仅体现在阅读的载体变化,而且,内容风格的迥异和表现形式的差别也往往会让业界专家大跌眼镜。互联网的崛起造就了新浪的新闻模式和起点的网上原创文学模式,与以往的报纸杂志电视台图书的内容生产完全不同——微博与sns的方式,使全民都成为了新闻的写作者和传播者,原创文学的千字2分钱及打赏模式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出版社的商业模式在未来一片黯淡。
在目前最潮的移动互联网中,手机报和手机阅读基地已经初显风采——在路上与户外的零碎化时间中,如何让用户来阅读,从而获取收益,成为了运营商和出版商共同关注的焦点,所有人都知道,三大移动运营商的地位不可撼动,其打包的套餐式倾销也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嫌疑,所以,如何突破其垄断地位,实现互联网上的依靠创新战胜垄断的神话,成为了创业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在苹果应用商店模式逐渐被年轻读者认可的同时,手机阅读未来的走向似乎出现了曙光。手机客户端软件的广泛下载和安装,似乎成为移动互联网上零售内容的可行渠道。目前,在安卓应用平台上的熊猫看书、小米读书及斯凯网络的“冒泡”组件,都已经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流量和广大的用户群,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的内容没有合法的版权渠道,做大后,面临着收费就“见光死”、不收费就会因为版权官司而夭折的风险。
同时,由于是零碎化的阅读时间,无论哪一种手机阅读的用户,几乎无一例外的青睐原创的文学作品和大众畅销书——至少目前,手机阅读是娱乐、互动和休闲的一种延伸,而未来的手机阅读内容,应该会延续2000年以来日本手机小说《恋空》《深爱》的方式——其中,类似于QQ聊天记录的叙事,信天游一般的抒情和“有木有”式的咆哮,以“援助交际”“低龄生子”为主题,采用成人无法理解的“火星文”,都有可能使得未来的手机阅读让传统出版从业者困惑与迷茫。
手机阅读的未来
评论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