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洛普民调:71%中国人认为生活艰难
全球幸福指数图示
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盖洛普是比较权威的调研机构,加上对中国公民“幸福感”的调查结论:“71%中国人认为生活艰难 ”要引起各界注意。据4月2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让各国媒体大吃一惊:71%的中国人表示自己“生活艰难”,17%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困苦”,只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印度的数据也与此类似。《华尔街日报》21日称,这和皮尤研究中心之前进行的一项相似调查结果大相径庭,在皮尤的调查中,有74%的中国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盖洛普公司由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乔治.盖洛普博士于1935年创立,是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公司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用科学方法测量和分析选民、消费者和员工的意见、态度和行为,并据此为客户提供营销和管理咨询,取得卓越的学术和商业成果,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乔治·盖洛普(Gallup,GeorgeHorace,1901—1984)是美国数学家,抽样调查方法的创始人、民意调查的组织者,他几乎是民意调查活动的代名词。盖洛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正直的人。尽管他深入总统大选民意测验这一工作,但他从不参与投票,而且从不为任何政治上的竞争者工作。盖洛普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同事认为他是一个积极部署,有着直率的、虚心的和宽广胸襟的精神,并且充满幽默的人。他的事业则是智力和个性的凯旋。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为什么中国人幸福感低于伊拉克 ?
盖洛普本周公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显示,仅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这一数字低于伊拉克,与动乱中的阿富汗、也门和埃及相当,而低于中国的多为中西非国家。而在幸福指数最高的丹麦,多达72%的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个人的幸福感由相对(而不是绝对)收入决定,中国的乐观程度为何会低迷?外媒认为,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引发了社会紧张关系。
是的,幸福感最终来自于个人对自身生活的判断和理解。它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是否较为满意,是否认为自己的未来还有希望和梦想。但社会氛围也对于个体有巨大的影响,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想法。幸福感的缺失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群”,这里既有诸如住房、教育、医疗、出行等等衣食住行的现实的生活问题,同时更是一个主观感受的问题,往往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这意味着它是中国社会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未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上面对过的新型问题。过去我们所期望的富裕,所期望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像过去想象的那样它所产生的中国内部的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困扰可能是社会、政府和个人会长期面对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可能喜欢使用“艰难”这个字眼,但高房价、贫富分化会剥夺老百姓的幸福感,幸福感的追求既要政府和社会齐心协力地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也需要人们对于自己的社会有信心和对于自己有信心,这一点尤其要引起各级官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