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保险分谁的红


高雪山的声音

    理财应因人而异,不能盲从》中提到关于理财问题,对此我认为我们首先分清理财和投资的关系,而现在过多为把把理财当作投资,对于理财将是当自己发行意外情况下资金不遭受或减少损失,也就保险中意外、医疗等问题。而对于投资是通过运作自己使自己的资产不断增值或保值。对于现在不断的通胀问题使得我们必须投资产生利润才能抵制通胀,而保险没有这样功能为此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保险可能使得自己未来生活得到改善。而现在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不断向我们灌输买分红保险可以使得自己未来生活无忧,但是这是一个骗人的行为,为此分红保险不能低于通胀。

    对于分红保险的收益有三个来源就是利差益、死差益和费差益,也就是保单通过保险公司可以产生一定利润,但是我们看保单可以投资领域就可以看到大量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等投资。而这些投资的收益很低如银行存款现在为3.25%,对于保险公司可以大额存款对于利息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看但到现在银行一年期利息差为3.06%,对于银行不可能把所有利润让给保险公司为此最多一年期也就不到4%利息应当是他的水平。对于死差益是保险公司预测失望率与实际死亡率的差距,如果预测高了产生利润差,对此如果预测高了同样产生保费数量的增加,为此对于保单产生利润不大。对于费差益是保险公司运作一个产品费用预测与实际产生费用差,对于这点可以说大量费用已经超过预期,因为现在我们可以到随时看到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推销产品,现在采用方法是讲座拿礼品、请客吃饭等,对此这些费用一部分由业务人员自己承担,也有一部分是保险公司承担,而个大保险公司由于竞争激烈为此费用不断加大,也就是费用不断加大为此费差益几乎没有。对于分红保险另外一个收益就是复利功能,对于这个功能我们每个人全在用也就是把钱连本代息在存一次,对于保险业务员把这个功能说得很大,以平安为例今年一、二月利息为4%,三月利息为3.875%,而现在通胀为5.5%,今年管理层想控制目标为4%以内,对此可以看到保险公司给出利息不能低于通胀。因为保险公司给出的产生利息不是保费而是保险现金价值,对于现金价值就是保费去掉保险业务员佣金、和保险公司其他费用等【平安的万能险6000元以下为50%,次年为25%、三年为15%、四年为10%、6年以后及超过6000元以上部分按5%收】,为此可以看到我们的保费开始大量是各种费用占用而实际产生利润和投资钱与保费差距很大,为此说保险不能抵御通胀。

    对于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往往提高保单中资金有专家操作,对此我要说投资市场没有专家,只有赢家观念。如巴菲特来说投资不是专家而是市场赢家,不断发掘符合自己投资品种最终成为投资大师。而对于专家的不同是有一个专业知识人但是操作以一定成为赢家,如平安的投资富通银行结果损失85%以上,这些都是马明哲高价请来专家做得。对于保险公司要不断对于投资失误做准备。我们再用基金做个比较去年基金平均收益率为千分之一,从有基金开始年化收益率不如银行存款利息高。而分红保险就是带有一定保险功能的组合基金。

    最后说一点分红保险的保险功能,以平安的鑫利为例一个刚出生男孩如果为他买5万元保险,20十年缴费,每两年分成一次为保额的7%,如果换成以每年为1750元,到80岁得到双倍保费也就10万元,总共得到24万。其他是保险现金价值的累计升息功能,如果每年都取出话也就是24万,但是头20年共交11.35万。如果18岁之前身故话返还所交保费加上利息【每年2.5%】如果加上15750元,共得114636元,而交费共96475元。18岁后也就是按照保额双倍交付。通过这个可以看到这个保险功能几乎没有。唯一存在就是被保险人什么时间死得到多少钱,如果不死两年可一个到3500元。

    对于保险我认为没有保险不行,但是对于这种分红保险如果把可以流通的资产锁死一样,使得不能发挥作用。而现在处于通胀阶段,为此这样做最终使得自己不是享受未来生活,而是使得自己资金不断缩水如同存银行一样贬值。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有社保再加一些意外、医疗等保险就够了,如果算起来一年就几百元就可以防范风险,剩下的资金可以投资具有升值功能的品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未来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