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车展,回家后干些家务补偿一下。收拾屋子时,看到一个电动直升飞机,外国造的,很小巧,但壳体没了,锂电池也拆下来了,挺好的玩具变成鸡杂碎,很心疼。这个电动飞机是同学送我们小孩的。当时我嘱咐可以拆、但要爱惜,可惜在小孩的破坏性创新下成这个样子。但我小孩似乎也不在乎,反正还有其他玩具。这与以前的爱惜资源,力争动手改进已经完全不同了。
反思个别自主品牌 也是这个问题,不爱惜,不静心钻研改进。如果条件太好,反而是让他们更加浮躁,跟风发展的太快反而失去了自己的可持续提升能力。
一、自主品牌白来东西太多
自主品牌的创新有很多有利条件,因此对得来的东西不爱惜。
1、自主品牌首先是强大的资金实力。
世界的东西似乎只有中国人爱买,中国企业出手的地方一般都是价格很高,这也形成了中国的世界性买家。出手一般都很大方,当然也有买不成的,这主要是国外的担忧较多,干扰性力量太强大。但中国的有钱是现实。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外并购很多。不知道的学费交了很多,即使知道的也一般低调处理。
2、强势主人地位
由于汽车行业的特色性合资模式,外资也必须考虑中方的利益。跨国集团再强大,他也要照顾中国合资方的利益,而作为利益交换,相关自主品牌获得巨大的产品、技术等资源。
3、强势的对内保护
内资企业的国内市场有很好的保护,可以有较大的学习国外现成产品和技术的主动权,只要想抄,一般都能顺利学习过来。
二、太好的条件也是溺爱
自主品牌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保护,但也需要有效的约束,这就是如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小孩玩坏直升飞机模型也不在乎,原因就是首先没有利益约束和惩罚。自主品牌条件很好,但不爱惜资源,其原因也是条件太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而且后面还有更好的玩具。车展看到的自主品牌就有这样的实例,这样的浪费一个资源,然后又有新的车型资源去浪费,这样的自主品牌条件太好,很难有磨练成才的机会。
三、 自主品牌需要规范的竞争环境
目前的自主品牌有太多的问题,这次车展为何感受亮点少,我感觉就是核心的东西太少,看到的创新的东西太少,模仿性的比较多。新的拿来主义又开始泛滥。
自主品牌加速发展需要更好的环境,但这样的环境不是简单的给东西的溺爱,也不是简单的夸赞,需要一定的鞭策和检讨。
跨国集团的产品变化越来越快,很多新的东西不断引进,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则我们很少能获得积累和可持续发展。
有人说汽车企业上市的很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竞争力很强。我对此始终不认同,上市就是圈钱,现代企业制度有多种模式可以建立。
我们不要认为企业上市了,获得一些管理流程,这就是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我们的汽车企业问题还是很多。
自主创新不应有太好条件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