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


 

人是群居的动物,除了一小撮以精神生活为目标,内心特别强大的人之外,谁都喜欢交朋友,而邻居则是天然的朋友——不需要通过别人介绍,除此之外,交一个新朋友是要付出代价的,至少要学会寒暄,在没有熟悉到勾肩搭背之前,寒暄,对有些笨嘴拙舌的人来说,或许是种折磨。

 

邻居对我们有利有弊,在孤独的时候,他们可以成为心灵的慰藉。我小时候,就住在一大片乌龟似的平房组成的市井之中,每次吃饭,总会有邻居端着碗来走访,空气中充溢着温馨的体温和劣质饭菜的味道。碰上紧急事情,邻里之间还可以互救互助。不管哪家有人自杀,总不乏跃跃欲试帮忙送往医院的邻居。一时缺钱,邻居也可解囊凑凑,用不着给医生下跪。家里有了比较体面的事,比如考上个大学什么的,不用特别宣扬,邻里会主动打听,然后活像一个雷锋,奔走相告帮你传播,极大满足你的虚荣心。这都是邻里关系中积极的一面。

 

但有了家丑,负面就浮现出来了。家丑一般不可外扬,可若想瞒住邻里,则非但是徒劳,也很不道德。众所周知,家丑能给他人带来欢乐,百姓都过得这么苦,你凭什么螳臂当车,阻挡普天同乐?我外公曾经在自家的院子里追打我的小姨,因为她想跟人私奔,两秒钟之内就集聚了一群邻居围观,让外公羞不自胜,却无可奈何。所以,邻居绝对是隐私的赞助伙伴,没有亲密的邻居朋友帮忙,隐私就像失去了翅膀的蝴蝶,不但色彩没有那么灿烂,它和化蛹之前的青虫根本没多大区别。

 

自从新时期的邻里关系出现以来,上述的麻烦是没有了,但益处也随之联袂而去。就拿我来说吧,在学校住了十来年,只知道邻居大概的样貌,如果他们不小心有了犯罪嫌疑,估计我还能协助政府,隔着玻璃墙勉强把他们指认出来;但如果叫我接受他们传记作者的采访,就爱莫能助了。因为我对他们毫无了解,提供不了任何细节——我甚至都不曾看见对方踢死过一只流浪猫,而这些,才是人类内心最隐秘处之活灵活现的展露啊!

 

此外,在这样的邻里关系下,即便我急得跳脚,也无法从对方钱包里借出一文货币,去应付那些火烧眉毛的事。当然,如果真的碰上家里失火,在赌咒发誓证明自己的身份之后,他们或许能开恩允许我进屋暂避一阵,但因为火势一定会殃及池鱼,只怕很快他们也要逃离了。

 

所以,我认为拥有旧时的邻里关系,要比现在来得幸福。就算不可避免会暴露隐私,但机会究竟是相等的,假如对方并非道德君子的话,他定会有他的难堪被我擒获,这样我们就可以相互嘲笑对方,因此能更加稳固保持邻居间应有的脉脉温情。我有时还非常渴望,有一个可以端着碗跑到我家串门的邻居,即便我和他并不志趣相投,但在吃饱喝足之后的一小时之内,我大概不会厌烦他,聊天总归有助于消化。当然,因为经常看好莱坞惊悚电影,我多少会担心自己的邻居是一个隐藏很深的连环杀人狂,除此之外,我都乐于和他们亲密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