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传染”是不是遮羞布?


  蒙牛式公关也被“情绪传染”了?

  这些天,到陕西出差,吃到一些菜名莫名其妙得怀疑不是这个星球上的菜品。席间哑然失笑之余,忍不住用手机织到围脖里去,结果也没有多少人摸得着头脑。当然,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多去了,就比如同样发生在陕西的疑似“奶中毒”事件。

  在期待真相的时候,结果出来了:昨日,陕西榆林通报251名小学生饮用牛奶后不适事件检测结果,称所饮用的蒙牛学生奶未检出致病菌,符合饮用奶标准。而中国乳协则认为陕西251名学生奶中毒或为情绪传染!

  好一个“情绪传染”!我有一种预感,它将会成为2011年流行词之一。而当我们再回头看看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特别是当我们淡然地看看这个过程当中,蒙牛公关所表现出来的不淡定,让我们心生疑惑,既然自己的奶是好的,没有致病菌符合饮用奶标准的,为什么事件发生了之后,蒙牛的公关们,想到是会是“捂”?!难道,在这些年来的不同行业的食品安全事件当中,蒙牛也被“情绪传染”了?于是,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捂”再说?

  或者,我们的神经已经无法再不对此敏感了。要知道,每一次这样的“毒奶”事件,在伤害无辜的消费者同时,更是使一个行业受到重创。对于企业也或者对于我们行业关注者来说,都是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当然,当我们听到这个疑似事件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蒙牛之后,或者震惊更多于愤慨。当然,也包括某些疑惑。

  疑惑的是,提供给这个学校的蒙牛牛奶,真的“有毒”?如果真的有毒,那么这必然又会是一次奶业的大浩劫。在三聚氰胺毒牛奶、皮革奶等等诸多奶业安全事件之后,心存饶幸的我们总想以为,这个行业里的领头式品牌总不该如此吧。

  记得在几天前,在报道上看到蒙牛特供奶“奶中毒”事件的报道后,在网络同时也看到了不少的报道。而再过不了多久,当我们再去百度一下,这些报道全部都消失了。让人不得不感慨,曾经被央视称之为“下三赖”、“洪水猛兽”的网络水军,原来果真如此有市场,就连像蒙牛这样的大企业,也都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更讽刺的是,结果出来了,有关部门说了,和蒙牛无关呢!不知道这个时候,蒙牛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如释重负,也或者是觉得之前的努力白搭了?也或者是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背后,就连“情绪传染”这样的美好结果,也是蒙牛曾经努力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我们不得不拷问:在企业陷入危机的时候,只有他们所崇尚的“公关”才能成之为他们的救命稻草?而这样的“公关”,将会把企业带到什么样的道路之上?咱们的消费者曾经被企业称之为上帝的群体,被摆到了什么样的位置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