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屡屡跳水 业绩调压显现中


一季报屡屡跳水 业绩调压显现中

周四行情继续下跌,创业板、中小板、b股依然是领跌的主力军,行情中的“地雷股”依然防不胜防,为大市提供稳定支持的是权重最大的银行股,银行股坚挺与年报和一季报业绩优良有关,但环比来看一季度业绩增速最高、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暗疾等因素决定着银行股只能提供防御性,还不能对大市提供扭转乾坤的潜能。造成“地雷股”成出不穷的是,年报与一季报使小市值股的成长性“露陷”,“三高泡沫”风险得到进一步暴露。

创业板与中小板继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杀估值”之后,目前正处于“戴维斯双杀”的第二杀——“杀业绩”过程中。导致市场形成整体性恐慌的,是美联储声明qe2将按计划在今年6月底结束,导致全球投资者形成美元量化宽松走到尽头的预期,美元计价的b股因此出现瀑布式下跌。

我们之前曾分析提示,因为美元的原因,全球资产价格已经处于骑虎难下之境地:美元继续弱,则全球资产价格居高难下,全球通胀压力难以消解,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滞胀的压力;如果美元转强,则欧美经济复苏势头会受到阻碍,全球资产价格会形成“去泡沫”的调整压力。因此,整体上全球资产价格潜在的调整压力要远大于进一步上行的动力,“骑虎难下”最终还是要下的。

3000多点的行情才跌了100多点,许多投资者的感受已经受不了了,主要原因是个股跌得凶猛。个股跌得凶猛的原因很简单:有前两年个股的结构性牛市,也必然有现在的结构性调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前期行情能维持3000点横盘,主要是依靠中上游的周期股补涨,但“类滞胀”的基本面形势决定着中上游周期股还难有更好的发展,且正在形成新的库存风险。

当中上游周期股难以为继的时候,行情有必要再次寻求投资主题的转型,行情再次寻求转型则必然形成新的震荡。决定着周期性行业股难以再接再厉、大市行情难以更进一步的另一个原因是,基金的市场地位已经大幅度退化。

截止到上周末,基金资产占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已经跌进10%,这意味着曾经贵为市场主流机构、主力机构的公墓基金已经彻底沦落为市场的配角,已经很难成为市场主流投资风格的倡导者与发动者,其作用已经更多地体现在助涨助跌上。同时,截止上周末,开放式基金平均持仓已达到88%,股票型基金持仓更是达到92%,在“均衡配置”的最新要求下,基金的“88魔戒”再次在行情中得到体现。

其实,行情在3000点附近迷失方向的时候,我们只要理清5个问题的逻辑,就能基本掌握行情的演变方向:

1:站稳3000点的指数一定要突破吗?

2:突破3200点强阻力后的空间又有几何?

3:如果突破后没有多大空间为什么要突破?

4:一缺基本面支持,二缺增量资金的行情靠什么突破?

5:如果依靠市场存量来突破,则突破之前必然需要通过剧烈震荡来换手。

因此,行情近日下跌虽然有多方面原因,但真正的内在逻辑应该就在这5个可以“自问自答”的问题中。目前行情最主要的压力是,一季报公司业绩屡屡跳水现象已经表明,持续紧缩后的经济活力与公司盈利增速下滑的势头已经形成,盈利预期调降的压力正在显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