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过分,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前面,表示程度或数量超过了限度 ;过于保守,就会失良机。古典哲学物极必反说的是一个意思。而笔者理解的是,新机会诞生伊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必须承认,在目前的证券市场进行长期投资(体面讲叫价值投资),很可能不是最优的投资选择。由于市场并不成熟,因此进行动量投资、概率投机的结果,在过去证明平均要好于持有不动的价值投资,不但体现在更高的回报率上,也体现在更低的风险度上。
研究证券发展史知道,无论哪个市场从开始到后来,总是不约而同选择了长期投资!为什么呢?主要出于几个理由。第一、一些资金规模庞大的投资者无法进行交易相对比较频繁的量化交易。第二、普通投资者没有能力和精力去进行细致的量化研究和交易。第三、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变得越来越成熟,未来价值投资的重要性会慢慢上升。所以,作为投资的一个手段,至少拿出一部分精力来进行长期的、价值型的投资思考,仍然是有必要的。大约可以从三方面来思量。
一、债券还不是最理想的投资方向。答案很简单,至少现在不是。我们的货币增速常年保持15%、乃至20%以上,名义GDP的增速也不低于这个数字太多。而当前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有不到3.9%,AAA级的10年期企业债也只有5.5%。考虑到平均4%左右的通胀率和央行缓慢的加息速度,投资债券可以说是对资产的一种慢性自杀。当然,这里指的仅仅是买入持有、不加分析的傻瓜式投资。
二、谈房地产就头痛,至少目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内地的房地产已经大涨了十年,未来期望其能够继续大幅上涨,特别是对于涨幅已经很大的一线城市,恐怕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在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相对合理一些,也不失为一个勉强达标的投资标的。当然,碰上政府限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人尽皆知的股票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好一些的标的。当然到底选择什么股票,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至少从总体来说,上证综指当前的市盈率只有16倍,沪深300则不到15倍。长期来看,这样的估值水平至少可以保证股票和物价拥有差不多的年度增速。而且,股票代表的是资产,在通胀中也会有相当不错的保值效果。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巴西的M2货币总量在1989到1993年的4年大通胀中飙升了5万倍的时候,巴西股票指数同期上涨了大概11万倍,大约打赢通胀1倍多。
对于当前的A股必须要晓得,其结构性分化非常厉害,小盘股的PE普遍在50倍左右,乃至更高。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达到50倍和70倍,如果考虑新上市公司通常都有更靓丽财报和2011年新上市小盘股众多,则它们的实际估值更高。这样的估值在未来必将遭遇强大的修正,也会给长期内都持有不动的投资者造成重大的损失。
对于大盘股,笔者以为,可以从几个要素下手,以选择相对不错的股票。1、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是否有稳定的收入和盈利?2、其所处的行业能否在未来有稳定、可预见的增长?3、所处的行业是否是国家经济不可替代的基石?4、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合理的概念可以定义为PE小于15倍或者至少是20倍,同时对非现金部分资产的估值不高于2倍。5、股票在港股或者美股的交易价格是否和A股相仿?笔者以为,可以接受的A股溢价最高不应该超过30%。
对于QDII,笔者对海外股市不是太熟悉,也不能给出太中肯的答案。不过,作为长期投资来说,首要的一点就是费率要低。就目前的QDII来说,即使是指数基金,也都要收取1%以上的管理费率,实在是略微贵了些。
说了这么多,纵观国内外,笔者最为感兴趣的也就是A股了,除了其不成熟有时让人生气外,其他方面真是机会无限。就是现在,就在当下,直觉告诉我:又快到买入时候!
A股又到买入时候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