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赴美游学及两个副总裁的辞职,郑重向世人宣告了万科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千亿地产巨鳄进入郁亮时代。没有人知道,王石及其左膀右臂为什么不得不选择离开,而郁亮与王石分歧公开化又会给中国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万科盛极而衰?
万科高层大换血
作为地产风向标的万科这两个月极不平静。
1月28日,在中国传统的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王石选择了离开其生活了数十年的中国,远赴美国哈佛大学游学。
在中国,权力斗争的失败者除了被斩草除根还有两条出路,那就是下野或出国考察。但是王石可能不是这样被动,因为他的出国游学看上去是那样的淡定和从容。3月1日,万科总部向外界证实,董事会主席王石确实已经赴哈佛求学,为期3年,但王石在万科的职位和角色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在地产江湖,王石的哈佛“游学生活”已经被解读为“王石淡出万科”。
万科和王石,是中国地产界两个标志性符号。王石要出国的消息,是在去年12月万科宣布实现千亿销售的时候同时公告社会的。在中国能够把企业做成全球第一的人并不多,王石算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地讲,在万科实现千亿梦想的时候,王石选择离开,也还算是功成身退的智者。
其实,早在1999年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一职的时候,就开始实施他的"淡出"计划,并退居二线,将万科这艘"地产巨舰"的舵盘交给现任总裁郁亮。在后者的继续带领下,万科一步步在全国各大城市扩张 。至今10余年间,王石不再"过问"万科事务,而是放心地去"上山下海"。
然而,一山难容二虎,有王石的万科,郁亮始终只能扮演绿叶的角色。千亿万科,王石不怒而威,这多少会给郁亮一些不安。
就在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启程赴美的第二天,1月29日,万科集团发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徐洪舸辞去执行副总裁及董事会聘任杜晶为执行副总裁的公告”,并向外界确认,公司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副总裁肖楠已递交辞呈,即将正式离职。
徐洪舸、肖楠二人均属王石时代的“旧部”,在万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徐洪舸是万科仅次于王石、郁亮、丁福源的第4号人物,肖楠位居第16。与徐洪舸、肖楠一起离开的,还有二人手下的十几位老部下,其中包括万科酒店公司总经理闻平洋、万科西安公司副总经理章晓任。据悉,徐肖二人将成立一家与万科业务类似的新房地产开发公司。
而有媒体报道,万科副总裁陈东锋、许国鸿也相继离职。
若是平日,庞大的万科有几个高管辞职也属正常,但48小时内,董事局主席赴美游学,两位副总裁同时辞职,实在很难说是正常的人事变动。
尽管从表面来看,万科高层内部并没有什么裂痕,郁亮也表示,王石在万科的地位一点没有发生改变,但是郁亮对王石游学的如此解读并没有得到地产江湖的普遍认可。
本来是一个做企业的天才,现在却要去做一个学者,做多少让人感觉有些错位。不过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朝天子一朝臣。该来的终会来,该走的还得走。
郁亮时代的万科悬念
有道是盛极而衰,不知道没有了王石的万科是否否极泰来!
从表面上来看,郁亮和王石最大的分歧在于商业地产。王石一直坚持万科要走住宅专业化的路线,并在多个场合表示万科不做商业地产。然而,郁亮却高调表示,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住宅与开发持有物业比为8∶2。
不仅仅在万科的未来发展领域方面有分歧,就是在发展速度上,王石和郁亮也持完全不同的观点。2011年初,王石曾表示,万科要匀速保持20%的增长速度,并提出万科2011年的销售额不能超过1400亿元;而郁亮则在各种场合仍然强调扩大产业规模,扩充产业类型。
2010年,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年薪升至760万元,以不到两万元的优势超越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成为内地房地产企业年薪最高的人。3月10日,王石的年薪突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王石前脚刚走,对于其年薪的讨论就成了一个大众话题,这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这是一个巧合还是一个阴谋?但是无论是阴谋还是巧合,否给人以人走茶凉之感。
自从拐点论和捐款门之后,王石一贯低调。然而外界对“年薪”一事的关注,使得远在大洋彼岸的王石不再淡定。通过微博,他罕见地公开回应网友。“我上世纪1983年到深圳创业至今已经28年,万科的规模已是世界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作为董事长,你觉得人民币700万一年很高吗?”
王石为万科到底作了多大贡献,应该得到多少收益?这是一个由郁亮为首的万科高层管理团队最终决策的事情,与公众的确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从目前王石的持股情况来看,摈弃其作为董事局主席的话语权,作为股东的王石,基本不能对万科高层的决策造成重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王石的远行必然会导致的结果是郁亮对万科控制力的加强。郁亮时代的到来也必将是万科发生巨变的开始。
可能是年龄和经历的不同,王石比郁亮看上去更为稳重,而郁亮则比王石更为国际化和激进。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伪市场,如果不顾及中国楼市频繁的政策调控而一味的冒进,则千亿万科也必然存在马失前蹄的危险。
2010年全年万科年报显示,2010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507.1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36.7%。全年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70.5%,成为内地首家年销售金额超过千亿元的房地产企业。截至2010年末,公司尚有761万平方米已销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总计919亿元。此外,公司规划中的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建筑面积为3640万平方米,基本可满足未来2至3年的开发需要。年报还显示,快周转、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取得良好成效,万科去年全年新进入城市12个,截止共计期末涉足城市46个,如此大的摊子,稍有不济则可能导致其万劫不复。
销售收入1081亿,利润却只有72.8亿,这多少让同行大跌眼镜,也使中小散户严重不满。王石后时代的郁亮是否能改变目前这样的盈利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