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政策使资本目标转向二三线城市


随着全国范围内限购细则的不断出台,调控的利空似乎正在出尽,尤其大多数城市提出的“住房价格的涨幅要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的涨幅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涨幅”这样把问题当做答案的“目标”更是让开发商开到了未来。而有迹象表明,一线城市的政策高压使得上千亿元的楼市资本正在从一线城市撤离,将目标转向二三线城市。与此同时,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成交仍旧处于稳定快速上升的态势。

 

近日,在中央要求的各地调控细则公布大限前,许多二三线城市以GDP增幅或人均收入增幅为依据,公布了各地房价控制目标,被购房者和媒体指为缺乏诚意,甚至是涨价目标;与此同时,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成交仍旧处于快速平稳上升的态势。同时,一部分购房需求从一线等限购城市“被挤出”后,向非限购或限购标准较低的周边地区集结,明显推高了这些非限购地区的房价。2月适逢商品住宅交易淡季,但一些城市的房价仍然硬挺。

 

有迹象表明,上千亿元的炒楼资金正在从一线城市撤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房产投资客已基本从住宅领域退出,转移的目标将是二三四线城市。大部分投资客认为二三四线城市限购比较宽松,并正处于房价高速上升阶段。

 

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分析,目前地方政府在运作方式上已经出现转变,例如此前做城市发展规划,大多由一些地产类的顾问机构牵头,现在转向综合性的顾问机构;在组织方式上,以前主要由房管局、国土局来做,现在变成由发改委来做。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正在从推土地专项推项目,但毕竟现在土地财政依然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

 

 

 

 

 

 

转自《北京商报》董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