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热钱动向关乎“相对紧缩”,无关乎“政策利差”


热钱动向关乎“相对紧缩”,无关乎“政策利差”

 

鲁政委

 

45日晚,人民银行再度宣布加息。在西方主要国家仍然按兵不动的情况下,这显然会拉大中外利差。市场乃至部分央行官员由此担心:这可能加大热钱流入压力。

这种观点其实完全错误的。所谓“热钱”,就是对收益率高度敏感、行动迅速的“狼性资本”,在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把存款取出来购买收益率更高理财的情况下,那些“嗜血成性”的狼性热钱怎么可能会懒洋洋地躺在银行吃“政策饭”呢?而笔者20101222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清楚表明:如搁置升值预期不论,热钱动向其实与“政策利差”无关,而主要与“市场利差”(中外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如果是“市场利差”决定了热钱的流入,那么,就算完全不加息,只是一味数量紧缩也会逼高市场利率,最终也将导致热钱流入加剧的后果!站在这种意义上说,影响热钱动向的,与其说是该比中外“政策利差”,还不如说是比中外货币政策谁比谁的紧缩力度更大!进一步地,如果不加息而一味数量紧缩,对于我国现在来说,甚至还可能导致比加息更严峻的热钱流入后果。因为中国有些利率如果政策利率不调,靠市场自己是调不上去的,比如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由此,一味摁住政策利率不调,可能令房价继续无拘束地上涨,房地产的高收益就可能成为“市场利差”之外吸引热钱的又一重大引力!

    面对主流舆论不顾数据、生生不息的“(政策)利差导致热钱流入的谬论,笔者总是不禁想起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在《通论》结束的一段话,更加令人深思: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人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实干家们自认为不受任何学理影响,可是他们经常不过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思想的俘虏。”

       最后,凯恩斯进一步感慨良多地写道:

“重要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