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当福岛核电站设计建设之时,那一定是研究再研究,论证在论证之后。得出了无论是设计还是选址那都是万无一失的,然后才开始建设。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仅仅四十年之后就发生灾难,即使是预见到一百年之后,甚至四百年之后会发生,这些核电站也肯定不会建起来。
这其实是一个小概率与大灾难之间的平衡问题。有的概率很大但影响有限,如车祸; 有的概率很小但影响很大,甚至是巨大到可以灭国灭省,比如这次福岛连环核事故。
这次福岛危机让人对三峡大坝危机开始警觉。
人们对三峡大坝的欢呼更多地侧重有益的方面:如防洪,发电,还能彰显国力。人类的弱点却是我们本能地,或无意识地忽略了潜在的危险:如地震,战争攻击等。现在对三峡负面影响讨论最多的是:环境影响和古迹的影响,相比较地震和战争工击,也是对老百姓心里最易承受的影响。
看看这些数据吧:
三峡抗震级别:7级。
文川的地震可是8级,西南大山地区,没有地质变动能有大山吗?7级只能说比不抗震强一些。
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坝顶总长3035米,长达600公里的巨型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这次日本的地震后海啸锋头是创纪录的30米。如果水位175米高的三峡大坝决堤,这么大的坝长和库容,再加上库区地势极高,顺势而下,这样的洪峰过后,不知道长江中下游地区还能剩下什么。别忘了,长江是条悬河,地面普遍低于水平面6-17米,后果更加不堪。
再看有多少核电站在该地区:秦山核电系列9个反应堆,三门4个,田湾4个,还有龙游,苍南,吉阳,芜湖这些在长江口的;武汉的大昄,松滋两核电站这些已建成,或审批完成的。除了这些,长江流域还有不知多少计划申请中的核电站。
不难想象,如果这些核电站中的一个或数个反应堆出现福岛这样的核事故,有鉴于这些反应堆在中国的中部,或人口稠密的东部,对该地区的影响也许是毁灭性的。人们对福岛核污染的预估是偏低的。对放射物资的影响与太阳光照相比较,是基于人接触/食入后迅速脱离和排出。但事实是,比如铯 137的半衰期长达 30年,一旦进入到食物链,被人体有些器官慑如,并整入细胞,蛋白质,就可能长时间固化到该处,比如肝肾胰睾丸等处长时间局部放射,从而导致非常高发的癌症,胎儿畸形,基因突变后的物种畸变等等,远不是太阳光均资影响那样温柔。
这么可怕怎么办?不才想:
迅速重新审视三峡大坝的应用,比如说,尽量将三峡大坝的蓄水位降低,让它即使坝毁也不至于引起大规模的洪灾。拆倒不必,洪水季节仍可以蓄水防洪,但洪水过后应立即无害排洪,使水位尽快将降到正常的低水位。才能又能防洪,又不至于被巨洪毁灭。
重新审视核电建设方案。发展低碳节能技术,营造一个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都知道这不容易。但还有啥好办法吗? 贪图目前的山峡高水位发电和航运,以及紧盯着GDP而短视地盲目上马核电,恰如鱼贪吃诱饵却赔上了性命。别听所谓专家给你信誓旦旦空口说白话,福岛40年前也是这样的,谁负责啦?
天灾不能被制止,但人类总可以如上述因应建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