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上海迪斯尼”?


 
是画饼充饥的虚幻影像?还是一夜暴富的乌托邦理想?
 
1,上海迪斯尼终于开工了。开发商心态的城市管理者们终于又有了新的利益追逐点,地方GDP终于又有了新的着陆点,社会和媒体也终于有了抓眼球的新看点……只是没有人会静下心来思忖一下:这个地球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迪斯尼?我们这座城市是否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2,对于因越来越高的居住成本和行政成本而选择另栖他处的企业和人才,我们找到更有效的政策方案了吗?铺天盖地的建筑工地,我们是否也该收拾一下来个休生养息了?难道除了大力投入土地的开发我们还真找不到推动GDP高企的有效引擎了?
 
3,新华社鼓吹说是新的引擎。我倒要请问::这充满了开发商式冲动的隐君子或得的又一个土地开发项目果真就能成为上海经济持续前行的最佳动力源吗?
 
4,亏了磁悬浮,还有高铁抵;亏了F1,还有迪士尼?说什么经济引擎,千万别成为了一台疲于奔命的超里程运营的慢车上,违规硬按一个涡轮增速器?!
 
5,在数字化娱乐的挤压下,原本古老的迪斯尼已然每况愈下,我们何必拿出那么多免费土地、拿出那么多真金白银、拿出那么多的人力与热情,去扶持一个即将行将没落的陈旧玩意儿?
 
6,国家眼开眼闭(规划严重超标);利益方海口横咵(肖林预计每年将增340亿元的总产出和总收入);媒体配合默契(http://url.cn/0s1O0t 整版整叠不稀奇);免费地王拱手让(1.16平方公里);资源相送作大礼(开设迪士尼专用频道)——谁的引擎?谁的杯具?
 
7,寄希望于某个古老话题来改变上海的产业结构?寄希望于不停地开发和奉送土地来支撑经济?寄希望于国人对世博会一样的冲动和热情来填满别人家的腰包?寄希望于某个过气的舶来文化来拉动和拯救自身日益衰落的消费?
 
8,高谈阔论的是官员、趋之若鹜的是媒体,暗自偷笑的是迪士尼;需要捂紧口袋的,是我们自己——当迪士尼就在我们国内、就在我们上海,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想去“见识一下”的“好奇”?
 
9,世博会之前说有多少外国游人前来消费,可是最终被整个国家宣传机器忽悠、蛊惑着去排长队消费的,有过几个老外的身影?这一次故伎重演,还惦记着老板姓口袋里的那点钱不成?
 
10,中国再大也不会需要两个以上迪士尼,亚洲再富也不会需要更多的雷同度假地。迪士尼充其量只是一个抓手,开发商地方官们以赌徒的心理,紧紧拽住它不放:他们想到了美国佬的利益、想到了开发商的利益、当让也不得不想到了拆迁户的利益;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想到过更长远、也更为广泛的百姓的利益?
 
 
                                                                  蓝 山   201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