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不敢进入欧美日,因为我们怕破产


每日阅读:不敢进入欧美日,因为我们怕破产

编辑:汽车自修室

优秀文章:

《汽车行业放弃"十二五"规划 堪称一次突围》南方日报  陈志杰

也议北奔"双限":让阳光射进行业潜规则》南方日报  郭小戈

 

读后感一:不敢进入欧美日,因为我们怕破产

法制的国家就是好,谁敢损害消费者利益,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可以罚得企业破产。这也对渴望进入欧美日但自身又很不自信我国车企,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中国经营报  何勇 邱一丹 上海 北京报道   “不是我们不想进入欧美国家市场,主要只是欧美市场在汽车认证和法规方面的门槛太高,我们在技术上仍然难以达标。”中兴汽车市场部负责人强井鑫表示,“美国的汽车标准有400多个,中国只有170多个。通用公司的一辆车翻车之后车顶凹陷,美国消费者告它设计有问题,结果通用被罚了3亿多美元。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一家中国汽车企业身上,这家企业很有可能就破产了。”

 

读后感二:取缔北奔,让奔驰直面消费者

多一个分肉,消费者就得多掏一大叠人民币。不如取缔北奔,让奔驰直面消费者,好把北奔那块肉让利给消费者。

南方日报  郭小戈  对于消费者来说,北京奔驰与经销商的矛盾激发,最大的好处是将汽车销售环节的潜规则,再度暴露在阳光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北京奔驰发的函,认为北京奔驰双限政策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这其中,包括厂商规定经销商销售E级轿车的最低价格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中的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等等。

国际商报  何仑  北奔两限与垄断无关

 

读后感三:记者和车企签保密协定,新闻报道有何价值?

不清楚签了保密协定,还报道是否违反,至少新闻价值没了。但没了新闻价值的报道还能叫新闻吗?不报道新闻,要记者干嘛?

张毅  离正式上市还有10天,47日,上海大众邀请一批京城媒体来到上海,试驾全新 帕萨特,并请上海大众 市场部和产品工程部专家,介绍了全新帕萨特的市场定位和设计理念。与会的每一个记者,都与上海大众签署了保密协议,保证在正式上市之前,不得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读后感四:低价入市,第八代索纳塔意在冲量

网易汽车 作者:王昉  相较于一些企业对新产品销量计划的讳莫如深,徐和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丝毫不掩饰对这款“B级最好产品的充分信心与殷切期望:我想保守估计,第八代索纳塔在起步阶段的每月销量至少为5000台以上。估计过两、三个月之后,它会突破1万辆每月,大约在12千辆上下。这是我的判断,也是我的预期。

 

读后感五:双品牌战略的实质就是短期战略

网易汽车 作者:王昉  中国车市的野蛮生长让粗暴圈地的市场策略可以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但事实上同堂而不是换代,忽悠的是不成熟的消费者,长远看来不仅违背行业发展规律,对品牌的伤害也不可估量。

 

读后感六:日本轮流作业,中国拉闸限电

比比就知道,谁更人性化,谁更懂得尊重企业,以及自治。

l  从日本共同网获悉,为了应对今年夏季可能出现的电力不足的问题,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正在讨论在汽车、电机、钢铁等主要行业实施轮流作业的方案。据悉,协会将于近日向日本经团联等提案,希望得到其他行业的理解。

l  新京报  就去年出现的部分地区因节能减排拉闸限电的情况,张平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是首次,发改委作为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缺乏经验,指导不当,确实还有很多失误的地方。

 

读后感七:扩张与分红,大型车企如何权衡?

想扩张得有钱,想有钱得筹资,想筹资得分红……不分红咱来钱,没有钱咱扩张?

南方日报  陈志杰  从统计表格中,可以看到一目了然的答案。近年来,主攻轻型商用车的江铃汽车,是最乐意向股东分红的车企。江铃汽车去年净利润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62%。但每股分现金达到0.79元,股利分配额占年度净利润的比例达到40%。盈利大户却并不都很慷慨。上海汽车2010年净利润达到137亿元,同比增长108%,基本每股收益1.61元,但每股只派现金0.2元。上海汽车分红达18.48亿元,留存了168.56亿元利润,分红占比只有9.88%。三大主要民营车企的分红也较为低调。长城汽车去年净利润由10.23亿元上升至26.98亿元,增幅高达1.64倍,每股盈利为0.99元,但股息为每股0.2元。车企派息过于单薄,可能和目前各自面临的扩张压力有关。如东风汽车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分别投资140亿元和160亿元,超过其目前年度盈利规模。

 

读后感八:中航以退为进,谋划零部件布局

合资三菱,专注动力,让中航尝到了甜头。

网易汽车48日报道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林左鸣总经理在致辞中强调:目前,中航工业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中航工业提出了反弹琵琶的战略构想,通过收购海外有实力的高端零部件企业,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林总表示,作为控股股东,中航工业将全力支持耐世特公司发展,将耐世特打造成中国汽车转向系统领先供应商、中资全球工业企业的典范。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中航工业汽车董事长、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董事长赵桂斌介绍:通过对外兼并收购和对内统筹的发展方式,力争在2020年挑战销售收入1000亿,将公司打造成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成为中航工业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次收购为中航工业汽车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打下了坚实基础。

 

读后感九:借力地方政府,中航谋划零部件布局蓝图

网易汽车48日报道 201148日,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汽车)、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国际)、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nexteer,以下简称耐世特)在北京举行联合收购暨耐世特中国区总部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字仪式。事实上早在2010年,亦庄国际全资收购耐世特就已在进行中,到201011月完成收购交割后,中航汽车入股太平洋世纪,取得51%的控股权,借此成为耐世特的控股股东。亦庄国际董事长赵广义告诉网易汽车,太平洋世纪作为一个项目制的公司,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此次收购,至于随后引进中航汽车,是因为亦庄国际的性质主要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融资公司,其项目收购的理念是只求所在,不求所有,与中航汽车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业巨头合作,也有助于耐世特今后在中国业务的拓展。

 

读后感十:政府规划更应当尊重道德引导

自由竞争的市场,离不开道德熏陶。政府如抛弃道德,参与竞争,规划产能等,无异于严重失职。

南方日报201148日报道  陈志杰  昨天有消息称,工信部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出台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因为现在重要的不是产销量,而是汽车的质量和性能。这对于一个仍习惯于计划的国度来说,无疑是一次观念的重大突围。对于汽车业来说,没有了规划的条条框框,反而更能够回归到真正市场的轨道上去。在发展自主品牌上,主管部门也需要尽快推行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写一些数字指标在规划里。在尊重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自主品牌需要得到实在的支持,这在以合资为主的中国汽车业版图中,首先必须打破利益纠缠和国有企业的依赖性,必须重视民营车企参与竞争。无论如何,像吉利收购沃尔沃这种事,是任何规划都想象不到的。沃尔沃却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汽车名牌。

 

读后感十一:借合资自主,逐步摆脱外方羁绊

中国经营报  宁平 广州报道  姚一鸣表示,理念S1作为广汽本田推出的第一款自主品牌车型,基本上还是日方专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做出来的,下一步的目标是要把日方专家变成指导,第三步是让他们变成顾问。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