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必会落,股市暴涨看今朝!


 

经济数据必会落,股市暴涨看今朝!

--经济数据莫担忧,通胀是个纸老虎

 

(温建宁 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中国上海 201209

 

 

511日四月份数据发布日,财经领域关注的目光,瞬间齐聚数据变动焦点。虽然宏观经济数据尚未公开发布,其无形的影响已然见微知著。资本市场最近凌厉的下跌走势,如同蔬菜价格断崖式绝命跳水,不仅伤及了经济源头的初级生产者,也伤及了资本源头的资金供给者,当然通过经济活动千丝万缕的关联性环节传导,要是不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变革,毫无疑问最终将伤及了中国经济结构中基本的业态。

数据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味。冰冷抽象的数据,能提前点燃人们关注的热情,全是因为民众饱受通胀之苦,对通胀恶化之惧痛彻肺腑,俨然成为百姓之殇;对通胀恶化之怕感同身受,俨然成为社会之疾。所有这一切祸害的根源,就是通货膨胀这只“恶虎”“出口伤人”。

虽然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社会设法尽其所能,都想把这只伤人的猛虎锁进笼子里,但是稍微一不留神,本已经初步控制的通胀,还是在外生变量突现的情况下,挟地震、战争的龙卷风,以输入型通胀的方式,狠狠反咬了一口人。三月经济数据突创新高,通胀魅影再现经济江湖,5.4%CPI还是让居民放松的神经,又一次高度绷紧起来。

不过,笔者还是坚持自己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换句话说,无论通胀老虎当前如何发威,都不能掩盖通胀过程已经运行到后期的现实,很有可能是强弩之末的最后疯狂;无论通胀如何威吓社会,都无法否认通胀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控制的事实,极有可能只差最后加上那把大锁了。

笔者的这一观点,主要有四大宏观理由支撑。

第一,就导致通胀的货币内生变量而言,通胀的货币条件正在发生根本变化,流动性优势逐渐丧失和瓦解。五月初,央行发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态度:下一阶段将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以管理好物价和通货膨胀预期。随着货币回归常态的政策被央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过去十次调准备金率以及四次加息的累积效应将显现,曾经浊浪滔天的超量货币之水开始消弭于无形,流动性过分宽裕的状况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观。据央行56日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仅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就增加3.98万亿元,年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13万亿银行可贷款资源退出信贷流通领域。即使做为货币投放出口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也明显感觉到了这种资金趋紧的影响,市场中同业拆借利率屡次飙升现象无形之中提升了货币的使用成本。由此,过去17个月的不间断政策努力,货币条件由过度充裕到相对偏紧滞后性表现说明,产生通胀的货币基础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并成为抑制通胀的天然屏障,通胀继续恶化的货币条件可能将不复存在了。

第二,就推动通胀的成本内生变量而言,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只具有阶段性特征,很难演变为长周期的高通胀形态。劳动力价格大幅度上涨,是过去只注重积累而不注重合理分配的集中体现,也是工资收入长期低估值现象的历史回归,不会也不可能没有平均边界。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走向老龄化时代,黄金年龄段就业人口供应不足的矛盾,虽然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之前表现突出,但是远不止提高劳动力工资这一种解决出路,还存在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职工福利等其他解决之道。当劳动力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企业从自身压缩成本的本能出发,有可能采取“机器代替手工业者”的成本控制方式,导致成本推动遭遇“天花板”硬性约束。所以,从生产流通领域的角度观察,增加科技含量的企业创新驱动行为,通胀继续恶化的人工成本推动力将会减弱。

第三,就引发通胀的商品内生变量而言,重要商品房地产的泡沫未来只能逐步挤除,而不大可能会再次快速膨胀形成新的泡沫。据央行《2011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国内第一季度的房地产市场正呈现回稳态势,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速逐步回落。其中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43万平方米,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9%;商品房销售额10152亿元,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0.4%。同时,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自去年5月以来持续回落。截止三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89万亿,增速比上年末低了6.4个百分点;房产开发贷款余额2.49万亿元,增速比上年末低4.5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下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6.48万亿元,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下滑。温家宝总理51日视差北京保障房建设工地时说,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一定。总理明确提到降房价颇有新意。所以,如果房价短期内难以爆发式增长,物价再次上涨的担忧将是多余的,通胀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就完全不复存在了。

第四,就推动通胀的汇率外部变量而言,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将因反恐结束而加速,第三次亮化宽松货币政策基本失去依据,中国经济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将大大减轻。作为划时代的标志事件,美国历经十年的全球追捕最终画上了句号,特种兵的那一声枪响,结束的不仅是美国头号敌人本拉登的个人生命,终结的也是一个把美国经济带向危机的反恐时代。同时,奥巴马的电视讲话,似乎也宣告了美国政府通过战争手段,以及极度宽松的美元祸水,向世界范围内转嫁危机的作为,也将宣告结束。美国人急需要重整美元信用,从而重建美国经济的根基。所以,我们更应该担心的其实不是输入型通胀,不是谋取利率、流入的热钱,而是听从美元召唤、设法流出的外资,三月份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绝对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近期,从很多笔者调查的居民实际消费感受来看,绝大多数人都肯定基础消费物价回落比较明显,已经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因此,笔者推断通胀再次恶性爆发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四月份反映通胀的数据CPI很难创新高。

 

 

说明:本文写成于5月8日早晨,并于当日上午投稿报纸,可惜未能及时发表。不然,要是本周一能见报,那么很多读者就能够意识通胀发生了根本变化,股市将会积极反应这一变化,并大胆去捕捉股市的反弹了。好观点无缘读者,真是可惜和遗憾透顶!

笔者五一写就的文章《五月股市,绝处逢生 or 坠入深渊?》已经断言“五月份市场复制去年十月的走势,暴涨。这也就是,我说的战略撤退的含义。战略撤退者,其实不是真退,是假退,为的是出其不意的进攻!”甚至更早些时间,在大幅度下跌前的4月22日,笔者就在文章《四大隐忧决定股市方向,三千点面临生死考验》中,更是前瞻性提出“笔者估计,股市当前只有窄幅整理,等待到五月份四月份经济数据出来后,股市才会做出明确性的方向选择。如果四月经济数据能改善,至少不再创新高,那么攻击3200的行情依然可以期待。否则,甭想!

那么,现在我将告诉大家,今天数据一公布,必然不可能创新高,股市暴涨的基因一注入,攻击3200的战役正式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