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打动贾宝玉的一句话是什么?


    《红楼梦》里哪句话最打动贾宝玉?■ 洪烛

  《红楼梦》里,最打动贾宝玉的一句话是什么?“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宝钗念的《寄生草》里的句子:“……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一下子就把贾宝玉给电住了。
    徐志摩果然和贾宝玉一样是历经沧桑的情种,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无意识地把这句话改写成一首诗,即《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知贾宝玉告别大观园是否挥了挥衣袖?他已换上了宽松的袈裟,清风满袖。不管是黛玉的痴情,还是宝钗的温柔,都像西天的云彩似的,曾经拥有,却无法带走。

    徐志摩同样是爱做梦的:“……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别康桥之后,他还会遇见新的云彩,更多的云彩,只可惜最后还是一场空。对于徐志摩这个情种来说,林徽因是端庄的薛宝钗,陆小曼才是会撒娇的林妹妹?红尘一梦之于他,纵究是过眼云烟。

   用一个字来概括《红楼梦》。也许每位读者会提供不同的答案?

   我能想起的就是一个“空”字。最感动贾宝玉的那句话“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是空啊。

   梦就是空,色就是空,财就是空,食就是空……直至“空”就是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都在为一场空而忙啊。生是一场空,死是空对空,空中的空。表面上《红楼梦》好像充满七情六欲、人间烟火,但它更是在揭示这样的真理:无论轰轰烈烈的英雄爱,还是风花雪月的儿女情,终究将燃烧为灰烬。人力所能追求到的荣华富贵,所能构筑起的广厦豪宅,都不过是太虚幻境,展现的只是瞬间的辉煌而已。越亮的东西,灭得越快,灭得越彻底。也灭得越伤心。人去楼空,过往的一切,一切的一切,皆化作废墟。

   这座在市井中高人一等,直入云端的红楼,像极了西方传说里的巴别塔。在永远无法完成的建筑工地上,所有人都忙着按照一已之意愿为之添砖加瓦,客观上却在无意识地摧毁着它,因为所有个人利益的无法调和,以及彼此立场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座大观园里,只有焦大一个人未参予这徒劳的建设,他袖手旁观、坐吃等死,喝醉了还会指天谩骂,其实是酒后吐真言。

   贾府只有门口的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等于说这两只石狮子才有资格存在下去,才不会遭受伤害与报应,其余的一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将灰飞烟灭。

   焦大比贾宝玉更早,更决绝地看破了红尘。焦大堪称大观园里孤僻而落魄的先知。以“多余的人”形象存在。其实,一点也不多余。

   真正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曲终人散,红楼还是像巴别塔一样轰然倒塌了。那些叽叽喳喳,争个不休的同林鸟,大限到时各自飞,有的另栖高枝,有的零落成尘,有的下落不明。我只知道大梦醒来的贾宝玉是遁入空门了。

   《红楼梦》更像是遁入空门者的回忆录,难怪我会把曹雪芹视为贾宝玉的化身。他是用隐晦的笔法遮遮掩掩地写一部苦不堪言的自传。他记梦,是为了悟空。他领悟了空的无边,空的无限,空的无敌。他的身心也融入这挡不住的空里边了。

   曹雪芹写《红楼梦》,脑海里肯定早就有这个“空”字了,他需要消化“空”带给自己的痛。写着写着,他就接受了“空”的结局,理解了“空”的内涵。写着写着,他就不痛了。看破了,也就等于想通了。痛是因为不通,通则不痛。

   只是许多读者,自称能看懂《红楼梦》,其实根本没看出《红楼梦》里的“空”,根本没看懂《红楼梦》里的“空”。他们顶多处于懂与不懂之间。看不破红尘的人是看不懂《红楼》的。红楼红楼,不过是红尘的缩影,是红尘万丈按比例缩小的微型景观。与大世界相比,大观园再大,也只算一尊小盆景。更何况寄生于小盆景的那些小人呢,那些小男人,那些小女人,那些小情人,那些小仇人……自以为是富可敌国的大庄园里长出的响叮当的大人物,其实仍是天地逆旅间稍纵即逝的匆匆过客。与路人甲、路人乙在本质上无异。

   曹雪芹脑海里有了这个“空”字,他的写作还未开始,就已成功了一半。红楼,是以这个“空”字作为地基盖起来的。也将以这个“空”字作为结束,作为解体的咒语。有了“空”,什么都没有了。又什么都有了。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不管无还是有,都是空的表现形式。

   《红楼梦》是一部“无中生有”之书,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第一个人物,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人物,人物无穷无尽,人物的关系也无始无终,纠缠不休……譬如有了不可复制的林黛玉,必然会有与其心灵感应的贾宝玉,也就必然会有黄雀在后的薛宝钗,甚至很难说薛宝钗是把故事给搅乱了,还是理顺了?

  “无中生有”的《红楼梦》是一副牌,怎么打都可以,每洗一遍,都可能导致不同的发展与结局,王牌可不仅限于“金陵十二钗”啊。每一个人物都不简单,也不可忽略,牵一发动全身。《红楼梦》是一座大舞台,探照灯投向哪里,凝聚在谁身上,谁就是瞬间的主角。他或她展览的只是瞬间吗?不,分明又隐喻了其一生。他或她的每一个表情,心情,都注定了其命运本该如此,或活该如此。

   如果不用“空”字来形容《红楼梦》,还可找到其它替代品,譬如“变”字,譬如“命”字等等。“命”就是空,“变”也是空。当然,不变也是空。因为你可能不变吗?世界在变,人可能不变吗?人在变,世界可能不变吗?人在变,人物的关系也会因之而变,此消彼涨,最终,故事也会变的。

   《红楼梦》是写变化的,也是写命运的,说到底还是写因果的,写报应的。而所有的结果都是一场空。不管爱的结果,恨的结果,还是麻木的结果。

   黛玉葬花,花成了空。黛玉焚稿,诗成了空。后来,潇湘馆还在,它的主人也成了空。黛玉那么年轻,为何怕欢聚?怕的是欢聚后的离散,离散后的寂寥。这么一个小美女,未卜先知地猜到了红楼梦的谜底,欢乐是一场空,团聚是一场空……人的悲欢离合正如月的阴晴圆缺,唤是唤不来的,挡也挡不住的。只能认命。认命就是向那既是最初,又是最后的“空”俯首称臣、缴械投降。

   大观园的大小主人们,无论怎么傲慢,或怎么挣扎,都将沦为“空”的俘虏。可见真正的主人翁不是贾母,不是贾政,也不是一系列夫人、公子、小姐,而是比时空还要无情的“空”,它把时间的“空”与空间的“空”揉捏到一块了,再加上心灵的“空”。

   什么叫太虚幻境?太虚幻境就是空啊。什么叫风月宝鉴?风月空鉴也是空啊。大观园正如桃花源,好像遗世独立,辉煌的时候,是男人的乌托邦,女人的理想国,可你要么在外面转悠半天也进不去,要么走出来就回不去了,因为再漫长,再缠绵的梦终究会醒的。醒来的人,比从未做过梦的人还要失落。他被梦给驱逐了!

   这,恐怕既是贾宝玉告别青春时的心情,又是曹雪芹人到中年后的心情。没有谁,可以永久地成为梦的钉子户。红楼会拆迁的,梦会崩溃的。用个现代的比喻,再牛的股票也会下跌的,直跌到谷底,谷底跟波峰一样,不过是一种空与另一种空啊。

   曹雪芹写《红楼》,是作为曾经的富翁,记录破产的感受。他恐怕怎么也弄不懂,怎么眨眼之间,贵族就变成了破落户?其实,又有什么必要弄懂呢?非弄懂不可吗?弄懂了又能怎么着?人生如梦,都不能太当回事的。

   我们读《红楼梦》这本书,也不能太当回事的,就当无意间看了一场别人的梦。书中的人物说到底都是梦中的人物。他们只是在别人的梦中做梦。《红楼梦》是一个谜。谜底就是一个“空”字。美梦成真,与美梦成空,一字之差,却失之千里。

   用哪个字形容《红楼梦》最准确?或许你能提供别的答案?说给我听听吧。

【待续】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请大家关注我吧!
http://weibo.com/hongzhublog

北京往事 (平装)图片《北京往事》洪烛著   周一渤 摄影

                                   广东省出版集团 花城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中国所有节日都是美食节? 中文/繁體千年一夢紫禁城作者  /  洪燭   台湾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出版者推荐语】北京,是中國最霸氣的一座城市,因為北京有一座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歷史最貴氣的一道烙印,端詳這烙印,總讓人百感交集:既有愛與恨的味道、更有血淚的味道,仍至鐵與火的味道。因為紫禁城總是逐鹿問鼎的金戈鐵馬、獵獵旌旗、絕世英主、一代佳人、亡國之君、殺頭忠臣、當權官宦、碌碌士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留下一段又一段的韻事、美事、恨事、憾事等等。沒有一本書再能比《千年一夢紫禁城》把紫禁城寫得更好了!因為作者在火中,在水中,在荊棘中,尋找著紫禁城古老的靈魂。這麼執著的作家少見──不斷從各方面探索著它的靈魂。作家也必須交出他的靈魂,然後他才能看到別人未見的、別人忽略的。他不是匆匆走一遭,而是經年累月的浸在紫禁城古老的靈魂裡。上天總算沒有虧待這書的作者,靈光稍縱即逝的特殊共鳴或是千錘百煉之後的智慧結晶,並不是每一個有心造訪紫禁城的人可以獲得的。作者是努力而後幸運的,我們則是因為讀它而幸運的!

作者簡介 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中國南京。1985年被保送進武漢大學。現任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出版:長篇小說《兩棲人》、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散文集《我的靈魂穿著草鞋》、《浪漫的騎士》、《中國人的吃》、《眉批天空》…等多種。其中《中國人的吃》等在日本、韓國、台灣已出版。 

北京A to Z》(英文版)新加坡出版公司鲁迅为什么诅咒长城? 

    《北京A to Z》(中文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著者:洪烛 李阳泉

《红楼梦》的美女排行榜【图】                 

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慈禧一生中哪一天不敢穿旗袍?[图]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在西域遇见香妃【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京杭大运河是死是活?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大陆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海外版)台湾知本家出版公司 

 

中国美味礼赞《中国美味礼赞》(日文版)日本青土社
《中国人的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日本青土社购买海外版权,翻译成日文全球发行。《朝日新闻》刊登日本汉学家铃木博的评论:“洪烛从诗人的角度介绍中国饮食,用优美的描述、充沛的情感使中国料理成为‘无国籍料理’。他对传统的食物正如对传统的文化一样,有超越时空的激情与想象力……”日文版易名为《中国美味礼赞》。
西方人眼里中国食品有哪四大发明?[图]《北京的前世今生》洪烛,邱华栋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老北京人文地图
 

《老北京人文地图》洪烛

新华 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