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自行车、回力胶鞋、梅花运动服、海鸥相机、乐凯胶卷、香雪海冰箱、北冰洋汽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很多国货经典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最近几年,诸如“北冰洋汽水拟2012年复出”、“老牌中国回力鞋风靡欧洲潮流族”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一股怀旧热潮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些老品牌的向往。这些蕴藏着珍贵记忆的老品牌,现在过得好不好?是觅不到踪迹了,还是重出江湖?在这个民族自信心倍增的时代,国家应该大力扶植这些品牌,还是让它们和所有商品一样,听从市场的决定?
集体怀旧为哪般
在淡出消费者视线近20年后,最近回力鞋在南京开出第一家专柜。一面长达20米的商场隔墙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帆布鞋,除了红色LOGO配白底帆布的最经典款外,还有上百款格子、条纹、迷彩等其他款式。“改头换面”后的回力鞋,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据了解,商场专柜中的回力鞋在面料、设计、细节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所以价位也提高了,售价在198元—298元之间。
2010年,上百名国货爱好者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国货派对”。派对上,海魂衫是每个模特的打底衫,年轻人或以一身梅花牌运动服秀身材,或扛着熊猫牌收音机、戴着上海牌手表、托着海鸥照相机亮相。年轻人还喊出“上海心,国货强”的口号,希望国货重新出发。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中国老字号在上世纪中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是,所有产品全国统一调配,不需要品牌和推广,缺乏打造品牌的意识和经验。同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来品牌的强力冲击及消费市场的竞争加剧,让这些老品牌的地位不再稳固。还有一些企业盲目合资,结果被外资控制,限制了发展。此外,一些老品牌缺乏对市场潮流和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和满足,也逐渐在市场中败下阵来。
如今,这些老品牌为何再次被中国人提起,被当代人怀念?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林雷认为,这与中国经济实力壮大、民族自信心增强密不可分。现在,中国人开始希望在市场上出现自己的品牌。而且,中国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和巨大的消费人口,推动了这一偏好的形成,并且成为一种力量。王永说,如今的消费者对个性化要求提高,老品牌恰好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的需求。
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认为,现在怀旧的人主要是70后和80后。这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看惯了很多洋品牌,时尚潮流的瞬息万变把年轻人折腾到审美疲劳,朴实经典的国货反而更对眼。也有人认为,国货的回潮不完全是一场集体怀旧。飞跃和回力鞋近年来在欧美受追捧,被加上时髦味儿,引得不少国内时尚达人追随。
一些老品牌重新出发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品牌中,有的品牌是再也找不到了,但还有一些品牌出现“复活”迹象。王永说,2010年,永久自行车的“永久C”横空出世,新车型兼具现代与复古风格,紧密迎合了如今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永久C”重磅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并广受好评,证明这个品牌并未老化,它依然拥有活力并且在努力变通。
今年年初,回力鞋在上海闸北区的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开了第一家精品店,2011年回力计划入驻上海一线商圈,开出10家左右门店,在全国计划达到60家。去年回力的销售额约2亿元,增长30%,利润上升近200%。尽管距李宁、安踏等本土新兴体育品牌还有很大距离,但已是这个创始于1935年的老品牌近十年最好业绩。
梅花牌运动服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运动队、老百姓都爱穿的国产运动服。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赢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时,穿的就是一身红色的梅花运动服。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梅花运动服成为网上热销的亚运会商品之一。
“北冰洋”是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于北京的品牌。1990年合资后很快淡出市场。最近有消息称,停产近15年的北冰洋汽水将在2012年重出江湖。北冰洋已理清与外方合作伙伴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正积极筹备重新生产和销售北冰洋牌汽水和其他产品。据悉,玻璃瓶、金属盖、橘子口味这些北冰洋汽水的传统都不会变,但新产品会追求健康理念,考虑降低汽水含糖量,并生产低糖、无糖等新口味产品,适合更多人群饮用。
是否应该被保护
对于这些老品牌“复出”,是应该被国家“保护”起来,还是应遵循市场规律?周婷认为,对于一些优秀的民族品牌,政府还是应该拿出资金,从政策上加以扶持。这些老品牌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如果任由他们被市场淘汰的话,会非常可惜。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对国货认同感更强,更有爱国情结,政府应该抓住契机,在理念和风向上加以引导,重塑中国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林雷则认为,这些老品牌的生存和发展应该交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依靠政府规划。历史证明,只有依据市场规律建立起来的品牌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怀旧只是一种情感因素,不能够最终成为人们持续购买的驱动力。”王永说,如今的消费者是很挑剔的,老品牌要想占领市场,更需要多做功课,多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恰当地融入时尚和潮流的元素。创新是恢复品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不管是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品牌创新,对品牌的生命力都是一种支持和促进。中国本土老品牌的回归是必然。“回归主要解决的是如何进步、提升、走远做大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跨越。”王永说。
经典国货为“复出”找机会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