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外交礼仪与美国人的双重标准(5月15日)


中国人的外交礼仪与美国人的双重标准(5月15日)

 

关键词:双重标准  外交礼仪  战略对话

 

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11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对话氛围其乐融融,没有丝毫剑拔弩张与寸土必争的架势,按照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说法,对话取得了显著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达成多项互利共赢的成果。并据说“在七个方面取得了48项具体成果”。

但作为两个不同的经济体,在利益上的共赢效果几乎是很难实现的。想要实现各得其所,彼此的图谋同时得到满足。

——使得双方都很满意的核心原因大约在于各得其所。

说到核心,中国人用自己的外交礼仪包容美国人的双重标准。就是中国人要美国人的钱与技术,用数字说明自己的政绩;美国人要用自己的钱换回更多的东西,同时让自己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让技术越来越快地被淘汰。

 

美国是个强势国度。至少从独立战争开始,随着开发西部、淘金与金融推动,加之宗教信仰、文化传播、人才与创业机制、在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等体系中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以及绝对的话语权,都使得美国成为国际上很多分支势力膜拜的对象。

但是美国一直在执行双重标准。

所谓双重标准,说白了就是面对同一种行为给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典型的霸王思维方式。但是,居然没有人敢于对此霸王思维提出质疑与反对。比如同样是面对核威慑,对伊朗、朝鲜就坚持无核化的原则,但对其他某些国家就听之任之,甚至采用支持扶助的态度。但由于当初制订的游戏规则难以被撼动,即使有意见也只能低声抱怨,似乎很少人真正提出质疑甚至有威胁的效果。

全世界就在美国的淫威面前,被招安了。

即使提出质疑的萨达姆、本拉登,都被美国倾全国甚至大半个世界的力量剿灭而结束,而卡扎菲等人,还没遭遇到灭顶之灾,但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态势,至少无法面对自己的平民被战火蹂躏。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也是个语言文字相当丰富、历史传统相当深厚的国家。中国从国家政府层面到民间草根层面,都不缺乏宽宏大度的心胸,以德报怨的美德。都在以好客著称,至少把栽面、跌份之类的事情看得很重,因为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与评价了。

通常很多人都认为,国际礼仪相比于中国式的礼仪要求要高很多,而中国人需要根据国际礼仪改变的东西有很多,但实质上,中国人的礼数比任何国际标准都要严格苛刻得多。

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逻辑关系,甚至把对外的形象当成是自己的一种要求,送什么样的礼物,有什么样的称谓,礼节性的鞠躬甚至磕头都到什么样的程度,孩子早上与回到家的时候,都如何跟长辈进行交流。这个,查看中国的四书五经、以及三字经、弟子规、孝经之类的经典就知道了。虽然那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浮在表面的东西,但从某种角度看,也是深入骨髓的东西。这个,看看李安导演的《刮痧》之类反映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电影就知道了。

中国人的待客之道,礼仪与规格之高出乎许多人的想象,比如总是会把最好的东西作为礼品送给客人,即使那是自己救命的东西,最后的一点钱、最后一些干粮、最后一点水都给最有需要的人。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很明显的,即使是在商业社会给人的心灵蒙上尘埃,都保留了旺盛的火种。比如汶川地震之后,乞丐都倾囊将自己乞讨来的钱财捐赠出去。

 

我们每次都盛赞与某个国家之间的战略对话或者是国际性论坛峰会之类的活动“取得成功”“取得圆满成功”,但这种中国式的外交礼仪是盛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精神胜利法的心理需求,或者是从自身职业与政绩角度考虑的窃喜外露,或者是单纯的礼节性的外交辞令,但归根结底是让对方感觉,我们很满意,你们不要自责,可以很心宽地享受我们的美意。

我们的礼貌与礼节,貌似会让我们更文明,实际上文明人只会被野蛮人占便宜,文明人即使很收缩银行,都只能把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

这种盛赞很容易造成一种误导,潜台词是没想到我们居然得到了这么多,太多了,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了。媒体将此礼貌性的表达用不同方式转达、曲解,并造成一种真的是我们占了很大便宜,对方吃了很大亏的感觉。由此我们的弹冠相庆,给对方的感觉是很复杂的,或者就是得寸进尺,或者就是设定加重贪婪的程度,更加无度的索取。

 

其实美国人的双重标准与中国式的外交礼仪之间总是可以达成和谐,因为双方确实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美国的政客更多的是给选民看的,要实现选民的最大化才是核心政绩,而中国的政客更多的是做给领导看的,实现自身的职位升迁才是核心。给动荡的世界还看到一丝和谐的氛围,这大约也就是中美战略对话的价值与意义的一部分了。

郎咸平说,对话是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当然了,我们各大媒体讨论的也是热火朝天,认为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讲理的美国人可是没少给我们“惊喜”。

盖特纳打篮球的时候,我们的人还不忘提醒上场的球员,赶快把球传给盖特纳。透过篮球这个小事就可以想象得出,我们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是多么的戒慎恐惧、惶恐不安、低声下气,真是让人感到难过。

更让人难过的是,这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本质和盖特纳打篮球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又把篮球恭恭敬敬地送到了美国人手中。

 

中国朝野的官样文章,在没有开放的环境之中,充其量只是自欺欺人,欺上瞒下罢了;但在开放的环境中,就容易授人以柄,被人利用,甚至成为盘剥我们自身利益的工具。

细细想来,从国际化的角度与开放的心胸看,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些被称为“汉奸”“卖国贼”之类的人,并非单纯是贪生怕死、贪图安逸而奢华的生活享受的人,也有一些是由于过于注重礼仪,或者是对腐败的旧势力深恶痛绝,希望尽力把苦难的同胞从腐朽的独裁统治之中“解救”出来的人,虽然未必都是深明大义之人,但至少并不完全是出于自私自利,吃里爬外的心理。

 

不管中国还是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外交辞令是相信不得的,除非你有足够的力量制约其行动,或者是有足够的利益输出,能够填平其欲壑。让其从根本上扭转自己的利益取向。事实证明,不管那个条件,都难以满足。

所以单纯的态度是没有任何含金量的,只有落实到条例,落实到数字与时间周期的约定,才稍微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但是从内容到执行,再从政策到规范,从预期收益到落袋为安的收益,这些都不是单纯表态就行的。

 

贾春宝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