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鬼谷子《十八条戒律》管理学解读(二)


[原创]鬼谷子《十八条戒律》的管理学解读(二)
王一博于2009年5月1日贵阳新添寨
 

        鬼谷子提出想取得难得之物,盖世之名,必须困身承志,倍味甘辛。欲达其志必须制欲,破除财色二念,用心修行。后人又提出十八条戒律:

       1.意与神会,宇众合一。 2.减欲修神。3.体认生命,恪守生活规律。4.自强新生,敬业乐群,蓄精储锐,奋发向上。5.行道济世,行狭仗义。6.温柔宽忍以待人。7.向善保定,积极进取。8.心灵纯洁。9.不自我表彰,而求整体完善。10.不居功。11.去物欲。12.珍重踏实,以智为事。13.纯朴克己,心灵专一。14.观察入微,知机用功。15.爱世救人,普渡众生。16.不囿于世俗,而能随遇而安。17.入世导化,不求享受。18.反濮归真。

 

        四、自强新生,敬业乐群,蓄精储锐,奋发向上。
        “自强新生,敬业乐群,蓄精储锐,奋发向上”是要求企业家要在企业内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自强新生”者,通过自强不断战胜自我,而达到不断刷新自我,这既是对员工的激励,又是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敬业乐群”要求树立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和团结共进的企业文化氛围。“蓄精储锐”要求企业员工要加强学习,积累技术和积累岗位技能,从而营造学习型企业的氛围。“奋发向上”做企业要有为之奋斗的精神,这既是企业要营造的内部的文化环境,又是企业外在表现的风貌和企业的形象。

        五、行道济世,行狭仗义。
       “行道济世,行狭仗义”是要求企业家在运作管理企业时,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要能提供给大众以安全、健康、合格的服务和方便。而且,企业的外在文化也要健康向上,给外部环境的大众以启迪和和谐,这同样是企业的产出。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肩负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要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参与更多的公益事业。其中,“行道济世”的“行道”者,有两层意义,一是做企业要为社会作贡献,也要遵循企业的运行规律,好事要做,但不能竭泽而渔,要量力而为,要遵循资源取用规律。二是取用资源要做善事,做善事也许要留名,但不能为了留名而做善事,企业的真诚也同样是企业的风貌和形象。

       六、温柔宽忍以待人。
       “温柔宽忍以待人”是要求企业以“温柔宽忍”的态度对待战略合作伙伴。这里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周遍企业、客户群等等。企业的生存不是独立的生存,是在生存环境里的生存,是与人生存自己生存的生存。企业家必须在营造自己企业生存环境的同时,也要维护其它企业的生存之路。如果,企业为了自我的生存而破坏其它企业的生路,自己的生路也必将逐步萎缩,直到被别人完全堵死,正所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