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既要奔腾又不能相互拥挤碰伤
李华新
到去年底,四川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4%提高到56%。5月17日召开的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到“十二五”末,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要力争达到63%,民营经济增加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四川日报》110518)
“十一五”时期,四川民营经济经历了加快发展、止滑提速、高位运行的发展过程。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05年的3207.4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4.97亿元。到2010年,全省民营经济缴纳税收突破千亿元大关,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65.02万人,比2005年增长56.6%。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要力争达到15%左右,到2015年,占GDP比重力争达到63%。
“十一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规模扩大、贡献突出,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但民营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均只列全国第12位,我省民营企业对新兴行业涉足不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还不平衡。这既有企业自身在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政务服务不规范等原因。
现在看来,如何使得四川的经济发展在一个新的空间中获得新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数量、规模、结构、效益的新突破,就应该形成“万马奔腾”的发展态势。
其实抓民营经济并非仅仅是为了民营经济本身,实际上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有力的有段和措施。
那么如何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壮大民营经济,就是要抓就业、抓增收,就是抓民生、抓和谐,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富民强省的战略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考核,进一步完善鼓励扶持政策。
但是既然是省上已经有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具体措施,那么在具体行驶扶持民营经济的时候,就应该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来认识,而且这也是今后四川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一个非常给力的措施,合约的一个措施的实施,不是政府对民营经济的一种激励和鼓励,也是这些民营经济形成自己的产业和行业优势的一个非常给力的途径。
因此对已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万马奔腾的时候,好事需要有序和有度,不能相互出现碰撞的现象,更不能因此而使得这种争先恐后有误伤挤伤的现象出现。
发展民营经济要留足企业发展的足够空间,而不能一窝蜂,更不能因为奔腾起来就不在有良性的竞争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