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环境与人生之二
王一博于2010年4月30日贵阳新添寨
环境与人生之二“野人参”与“围棋”
我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二哥教我下象棋的。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下围棋的,已经记不清楚了,大约是上中学的时候。
我学习下围棋,先是学死活,后是打谱,但很少与人对弈。后来围棋协会的一位同学与我对弈一局,说你的棋是“闺房棋”,我听后心中不悦,他接着又说,你要走出去与大家对弈,从一个“闺房小姐”变成“熟女”。当时心中很不悦,现在想来,他说的是对的。
这如同“野人参”生长在特定的环境里,汲取大地和周围环境的精华,成长成人们认为的“宝”或“极品”,“田间地头”怎么能培养得出来呢?
“野”是指特定的环境,可以是“田间地头”,也可以是“大地”、“森林”、“大自然”,但“野”不是“培养”,也不是“培育”。是一种“自然生”或“天然生”,“自然生”或“天然生”尽显本色,没有“培养”、“培育”的“强加”“色彩”。
“野”是稀缺资源,因为少见,不可多得,不能复制,所以是“宝”是“极品”。“田间地头”可以“规模生产”,可以“标准化种植”,所以就不能是稀缺资源啦,但有利于同一化,有利于一致性。
这让我想起了,“教育”与“人才”的话题。
“宝”级或“极品”级的人才基本都是“野生”的,是宇宙和大自然的造化。这使我想起了,毛泽东领着一帮“野生”的“泥腿子”,把“田间地头”“规模生产”“标准化种植”的“黄埔生们”赶到了台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