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即将于本月底高调亮相。本网记者获悉,陕西省政府即将通过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此项重量级消息,其规格之高令人瞩目,西咸新区有望成为中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副省级新区。
在此之前的3月15日,本网记者曾独家报道《“西咸一体化”陕西省收权 将设立副省级西咸新区》。当时当地权威人士透露说,避免争论继续影响到西咸一体化的进程,陕西省政府方面已经决定收权,将过去协调性的西咸新区办公室,升格为实体的管委会,并将由一位副省长兼任管委会主任。
这一职务将有望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兼任。当地官员透露,5月14日,江泽林已率陕西省住建厅、西咸办等众人前往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并提出希望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在功能布局、产业体系、规划特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目前,西咸新区仍是一个概念上的新区。其具体由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3个拥有管委会的开发区实体组成。尽管陕西省方面一直希望藉此推进西咸一体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在这之前的4月8日,江泽林主持召开西咸新区规划工作专题会议称,要理清西咸新区规划的概念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6个重点区域之一,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实现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加快西咸一体化的关键,要谨记“重点—核心—路径—关键”的定位。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升格为实体的西咸新区将打破两市行政区划阻碍,转而由此机构强势推进。陕西省刚刚通过的《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称,西咸新区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涉及西安、咸阳两市7个区县、23个乡镇和街办。按照发展战略定位,西咸新区未来将成为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最终打造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新区。十年内,新区的人口规模将达到150万人。
不仅规划面积将被扩容,其涉及行政区划利益也将被彻底打散,按照规划,新区按照布局由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五个新城组成,打破过往由行政区划所致“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三足鼎立之局面。
据称,该区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陕西省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地官员称,在土地指标分配上,已经开始向西咸新区大量倾斜。
附:西咸新区规划
总体定位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
区域定位为门户新区即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交流的平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增长极和助推器。
功能定位为科技新区即根据国家赋予西安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的要求,利用陕西科研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西部乃至中国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职能为特征的产业新区。
文化定位为人文新区即以周秦汉唐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底蕴,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把新区建设成为世界秦汉文化中心、周秦汉唐文化综合展示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西安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区域。
到规划期末,西咸新区总人口将达到180万,其中沣渭新区100万人,泾渭新区80万人。
空间结构
两心一带四轴三廊多片区
赵海春表示,按照《规划》,西咸新区将以金融商务,秦汉文化为核心,以沣泾大道为主轴,以正阳、秦汉、兰池、沣渭为次轴,对接西咸两市的传统轴线,辐射带动西咸新区的多个功能区,构建“两心一带、四轴三廊、多片区”的田园城市的总体空间形态。
其中“两心”为金融商务中心、秦汉文化中心;“一带”即沣泾大道功能拓展带;“四轴”包括正阳大道功能拓展轴、秦汉大道功能拓展轴、兰池大道功能拓展轴、沣渭大道功能拓展轴;“三廊”则是渭河景观廊、泾河景观廊、沣河景观廊。
《规划》中提到,西咸新区将规划形成临空经济区、渭北综合商务区、秦汉文化观光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行政商务综合区、统筹科技资源特区、低碳环保产业区、奥体休闲生活区、阿房宫文化体验区、渭河百里景观长廊等10个功能分区的功能布局。
生态建设
渭河景观带将建成生态绿洲
按照《规划》,渭河景观带将建成天人和谐的活力新城、舒适宜人的生态绿洲,形成河流生态控制区、湿地生态区、灞渭休闲观光区、休闲生活区、特色风景林营造区、秦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集中区、高档居住区、奥体生态区、生态农业展示区等十大功能区。渭河将被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城中河、生态河。赵海春表示,《规划》得到省政府及省西咸办的肯定,随后将以省政府印发的《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为依托,编制和完善好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