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富人“逃”税的掉期交易


    可以这样说,SWAP交易是华尔街专为富人设计的游戏。不然,起码一百万美元开一个账户,有多少穷人能玩得起呢?高回报,高风险,不是么?在这样的游戏里谁最倒霉呢?

 

     能把老奶奶变成美少女的掉期交易(下)

——期权期货及其他(十一)

文/陈思进

《天津日报》新金融周刊,2011年5月2日


  在华尔街,常常听说某某富人逃税成功,某某富人又因逃税不当被税务局捉拿归案。富人逃税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一个阶段最为流行的逃税方法,莫过于将投资兑现赚来的钱再重新投资一个新公司,具体操作当然很复杂,不过大约情形描述如下:

  X先生年初投资赚了一千万,他当然不想交税了,那么套现之后的钱要怎样处理,才能逃过山姆大叔的火眼金睛呢?于是他找到了税务大师Y先生。Y先生将他的办法说给了X先生听,他已经为许多富人设计了多种逃税的方法,这又不是头一次了。

  税务大师Y先在欧洲的一个国家开一间皮包公司,然后让X先生投资一千万入股。皮包公司绝不会真拿一千万去做买卖,而是将这一千万存入欧洲当地的银行。而当地银行又将一千万分批汇入X先生的存款银行,由X先生去申请贷款。到年底,皮包公司宣布破产,X先生的投资便亏损了一千万。年初的投资套现和年底的投资亏损正好相抵,X先生不用交一分钱税款,还靠着借贷过日子呢,算是穷人了吧?

  但国税局也不是吃素的,哪有识不破这一高招的。可是X先生的那些大律师、大会计师早等在那儿伺候着呢,国税局想把钱追回来非常之难。其实与我做过的SWAP相比,这样的游戏只能算是小儿科,华尔街为富人设计的游戏玩法,那才叫高招呢。

  话说我们平头百姓可以利用SWAP占点“小便宜”,小到商店购物的Warranty;平时所购买的健康保险或汽车保险;包括当年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人、现在的北京人、上海人卖掉在港台京沪“天价”的公寓,来到温哥华多伦多购买相对“便宜”的洋房别墅(都是一种SWAP交易)。而大人物们却在支付了昂贵的手续费之后,可以利用SWAP合理合法地“避税”。

  比如我在美银证券部时,就专做 SWAP。2006年年底的一天,公司来了一位神秘的客户,她一驾到,便惊动了公司的顶级人物。我的上司鲍勃立刻被招去开秘密会议。当时人们纷纷猜测,是什么样的人物来临,令部门的头头脑脑都鱼贯消失在办公室,几个小时之后又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返回?原来她是英国皇室成员,“慕名”来公司要求我们帮她完成一笔相当复杂的SWAP交易。

  这名皇家成员是著名的慈善家,她在非洲有好几个慈善基金,专门帮助一些非洲国家建立学校、医院,不断扩大她的慈善事业。说来好笑,她此行的目的和需要却是怎样善用合法的途径,通过SWAP来免交政府高昂的税额。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法律的制定,全都出自于英国的习惯法(Common-Law),美加两国承袭了他们的高税率,英国的高税收制度就更免不了,那是劫富济贫的制度。而对于富人来说,自愿从一只口袋里摸出钱来做慈善,是出于一种优越的满足感。而像政府那样制定法律,要强行从富人的另一只口袋里去“抢”钱(或许也用在穷人身上),他们就不会心甘情愿。于是,富人们总要想尽办法绕过政府,在政府的眼皮子底下逃税,就像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那样,逃税得法,心理上得到的畅快,大概也能达到极致的兴奋。 

  当我们公司接到任务后,会计师,律师和分析师全都大张旗鼓地发动了起来,帮她设计、计算、分析和研究,最后制定了一项十年计划的SWAP合同。在这笔SWAP交易中,她将在10年内合法地“逃避”五千万美元税款(听说这笔钱最后还是进入了慈善基金),我们公司会从这笔买卖里落袋一千万美元。 

  或许富人有他们逃税的理由:“我们越富有,捐赠给穷人的就越多;慈善事业做得越大,反馈给社会的也就越多。”他们以这样的幌子达到了内心的平衡。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慈善的背后往往给社会制造了更大的贪心和竞争。富人之间会比较谁捐助的学校多,谁建造的医院设备更先进,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一点。贪心和竞争又助长了谎言和欺骗!施舍者们用逃税的“红利”将名字落款在医院和学校上,使他们高高地凌驾于穷人之上。而接受者在受益于施舍的同时,大大地削弱了对强占者的反感,慈善事业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压迫中进行着,“平和”的社会也就这样持续了下去。

  可以这样说,SWAP交易是华尔街专为富人设计的游戏。不然,起码一百万美元开一个账户,有多少穷人能玩得起呢?高回报,高风险,不是么?在这样的游戏里谁最倒霉呢?我就是不说,你们也都清楚了。

  SWAP一般散户玩儿不了。那下面将介绍一下散户也能玩儿的,而且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它比股市大好几倍,每天平均交易量达4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