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酒类行业市场简析:
1、白酒
中国白酒行业企业林立,既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又着数量众多的作坊式企业,甚至无证作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白酒企业的保守数量要在18000家以上,白酒行业内产品品牌总量要超过40000个。
从1996-2001年,中国白酒产量基本呈持续下滑态势。自2003年以来,中国白酒产量基本步入稳定期,并且稳从中略升。2010年,白酒行业生产势头良好,预计产量可达到500万吨以上,甚至可以逼近700万吨大关。相对于2009年的白酒产量,2010年白酒产量增速有望超过20%。
我国白酒市场集中度向着大型企业、“大品牌”集中:前20位的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占全行业的40%之多,利税占全行业的60%左右,产量约占全行业的30%。另外,白酒市场的地理性集中也很明显,白酒产销的地理性优势明显:中国白酒销售额1/3在四川实现,还有1/3在河南、安徽、山东、贵州、广东等省份实现,另外1/3在其他省份实现。如今,川酒的雄风依旧在。
2、葡萄酒
根据2010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年葡萄酒产量为96万吨,增速27.63%,较2008年回升3.8个百分点。
从单月来看,葡萄酒2009年12月产量为13.24万吨,同比上升72.78%,较11月的增速继续提升15个百分点。从2009年5月开始,葡萄酒的产量开始转正,进入四季度,葡萄酒的产量增速一度超过白酒,成为酿酒行业中的领头羊。
2009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亿升,比2008年增长4.93%。
3、啤酒
经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及企业间的并购整合,目前中国啤酒企业数量为250家左右,拥有工厂550家,以及1500个啤酒品牌。总体来说,中国啤酒市场供过于求,产过于销。
在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就已达到2386万千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到2009年,中国啤酒产量超过4200万吨,已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十大啤酒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70%。其中,华润雪花、青岛、燕京均已成为全国性啤酒品牌,均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共同占据了行业4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作为市场第二梯队的金星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市场份额一般要在5%以下。另据数据显示,在国内啤酒市场中,中高端啤酒只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而在啤酒高端市场上,以百威、喜力、嘉士伯等为主的国外品牌则占据了大约7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千家啤酒厂商中,也只有青岛、燕京、珠江等品牌一直致力于中高端啤酒。在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已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4、保健酒:
我国保健酒行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目前总规模已经突破了100亿元,但仅占我国酒类市场总量的0.5%。
主要的品牌有五个:中国劲酒、椰岛鹿龟酒、致中和五加皮、张裕至宝三鞭酒、茅台不老酒。其中劲酒和鹿龟酒在整个行业中的销售额占60%多。在保健品市场中占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保健酒产业正呈现规模化。
5、中国果酒市场有望赶超日本韩国
据调查韩国近十年来酒类消费猛增近600%,而以威士忌、红酒、果酒等为消费剧增代表,1999年,果酒出厂量为6429千升,但到了2004年猛增至1.8125万千升,到了2009年更增至4.5972万千升。近10年间,果酒猛增615.1%。令人关注的是,进口果酒占一半以上,从2006年开始,红酒进口量(2.1864万千升)开始超过威士忌的进口量(2.1315万千升)。
而在日本,果酒已经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品,而且每一种水果都能做成果酒,一般以DIY方法为主,无法自己动手完成的人也不用担心,商场随处可见各类果酒供人选择。
由此可见,饮用果酒已经成为全球的养生最佳方式,而中国果酒市场初次扩大就受到众人追捧,并且以桑椹酒为代表的果酒销量飙升,未来前景不可估量。
果酒种类的倍增改变了消费者的宴请、送礼、养生思想,国民摆脱亚健康养生经从2011的一杯果酒开始。
——五大酒类行业面临的竞争:
1、白酒行业的竞争特征:
一是高端市场竞争喧嚣吵闹。高端酒市场规模虽然不及中低端市场,但却有着利润空间巨大、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等特点。实际上,白酒市场的产销量和经营利润分别呈“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型,高端白酒虽然比例小,但利润约占50%;而中端白酒的比例和利润均为35%;低端白酒的比例最大,但利润最小。
二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在大部分省份,区域性强势品牌率占据市场龙头地位,并且区域性品牌已经建立了稳健的“市场根据地”。即便全国性大品牌,对于区域性强势品牌亦很难撼动其在区域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尤其是中低端白酒品牌,区域性品牌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
三是“正规军”难打赢“游击队”。在中国,农村人口占据大半,农村的白酒市场可谓潜力非凡。就白酒的消费者群来看,占人口总量20%的城市人口白酒消费占55%,而占人口总量80%的农村人口消费占45%。但是,在乡村市场,很多全国性品牌却几乎无所作为。结果,“正规军”斗不过“土八路”,农村市场被一些“杂牌”、“小品牌”、“乡村品牌”所占据,甚至垄断。很多大中型酒企在农村市场上无所作为,甚至被“小品牌”、“杂牌”所打败,原因很复杂:一是价值偏差,二是价格偏差,三是传播失灵。在农村市场,消费者品牌观念相对弱化,于是会出现一线品牌不敌二三线品牌的现象。
四是市场竞争阵地明显转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线下营销到线上营销,在网络上销售公司旗下的系列产品。二是商超渠道,餐饮渠道。三是新型渠道争夺战将上演,由于新型渠道毕竟不是传统渠道,很难做到多品牌经营或合作,这就决定型渠道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性,如一些品牌都利用邮政渠道卖过酒等等。第五,替代品竞争介入度高,任何一个白酒品牌都要面对直接竞争对手与间接竞争对手,而间接竞争对手则常为替代品与他择品。替代品主要是红酒、黄酒、洋酒或者啤酒、果酒,这对白酒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白酒市场萎缩与这些替代品市场的成长有一定关系。
2011/5/19/14:33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首先,醉驾入刑必将影响整个酒类行业的销量,尤其是酒精含量较高的白酒行业。自5月1日起,《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醉驾打击力度的增强一方面将导致白酒销量下降,而另一方面也将利好于中高端酒类市场的发展。
其次,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将白酒生产线、酒精生产线等列入限制类目录,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白酒产业的发展,未来白酒产业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标榜着时尚、健康、低酒精度的营养健康酒逐渐成为酒类市场的新宠,瓜分着酒类市场份额,并呈现逐渐扩大的态势,白酒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再次加剧。
2、葡萄酒行业的竞争体现:
一是进口“洋文化”的延续。葡萄酒不是中国的主流酒文化,但是长期以来也形成了“进口的就是好”的观点。而对于起步较晚及作为新世界的中国葡萄酒来说更是如此。
二是国产葡萄酒品质问题造成进口酒市场需求增加。葡萄酒的质量是种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七分种植,三分工艺”即是此意。在葡萄种植上的理念与技术上的短板,已经让我们落后在起跑线上。
三是高端消费市场的带动影响。国际政务与商务交流、海归人员、进出口贸易等方式,让一部分社会高端人群提前接触体验到进口葡萄酒的文化并带回国内,从而成为进口葡萄酒文化传播者与市场推动者,有效带动并拉动了市场需求。
法国红酒泡沫浮现?http://www.tech-food.com/news/2011-4-11/n0514958.htm
在中国需求的推动下,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顶级红酒100指数在2010年上涨了40%。同时,法国名庄酒也掀起了一场炒作风潮。
2010年年底,在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中,一位匿名中国电话竞标者,以每瓶23.2万美元的价格,拍得了3瓶拉菲庄园1869年红葡萄酒。
不过,真正让人震惊的是,就在同一场拍卖会上,一箱2009年的拉菲,竟以7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在此之前,这样一箱年份较短、未装瓶的酒估价仅为1.8万美元。
"也许正是中国的市场需求吹起了波尔多泡沫。"苏富比亚洲葡萄酒部门主管罗伯特·斯雷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
3、啤酒行业的竞争特征:
一是品牌竞争。啤酒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品质不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竞争力则体现为品牌。如今,啤酒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将成为啤酒企业今后的竞争焦点。
二是布局竞争。啤酒企业不用产品竞争市场,而是用资本来扩张市场,通过有效战略布局,进行市场并购,收割区域性品牌。在啤酒行业在销售服务上,有一个有效半径问题,即可辐射150-200公里,所以战略布局是其拓展全国市场的重要举措。
三是产品竞争。啤酒同质化程度很高,啤酒行业产品线单一,产品结构很难合理,产品组合很难做到优化。
四是规模竞争。啤酒企业曾一度跑马圈地,扩大企业规模、生产规模、销售规模与品牌规模。
五是价格竞争。在中国啤酒供求矛盾不能得到改善,反而加剧,品牌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啤酒行业长期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价格战”把整个行业都打得很痛。
4、保健酒市场竞争特点:
保健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自然流传阶段,主要是中医用于跌打损伤,知名度较高的有“虎骨酒”,其流传年代久远,后来由于虎成了国宝,国家禁止捕杀,“虎骨酒”才消失于市场。接着是作为药品市场化运作阶段,代表产品有“的确神”“鸿茅药酒”“长寿长乐”等,于九十年代初以药准字号进入市场,重点做疗效市场,采取大广告运作的方式,提高了消费者对补酒功能的认知,开创了补酒发展的新时期,但由于过度夸大疗效宣传,对市场伤害较大;然后是作为滋补保健品市场化运作阶段,代表产品有“椰岛鹿龟酒”“劲酒”“致中和五加皮”“炮天红”等,这些产品注重品牌建设,市场拓展迅速,正成为补酒市场的主力军;现在正进入军阀混战阶段,许多实力型企业,尤其是白酒企业转战补酒市场,纷纷推出补酒,规模化运作市场,除此之外,一些中小企业也纷纷加入补酒行业,想要分割一份市场,保健酒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
5、中国果酒市场果酒市场波澜不惊,潜力不可小觑。
在发达国家饮用果酒很常见,由于果酒的营养丰富、口感独特,一些人甚至自己在家里酿制果酒自用,比如很多日本家庭就有自己酿造青梅酒的习惯。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讲求生活方式,开始考虑饮酒的营养和健康,因此天然营养的果酒也就具备了市场推广的条件了。
——五大酒类行业传统市场销售渠道:
1、白酒销售渠道主要有六类:
一是流通型渠道,如批发市场、商超、专卖店、名酒店等。
二是餐饮型渠道,如中高端酒店、KTV、酒吧、咖啡厅等。
三是庆典型渠道,诸如家庭聚会、同学聚会、商务聚会等。
四是服务型渠道,如企业组建品牌俱乐部,或加入目标消费者聚集的外部俱乐部,以及组织会员到开展户外旅游、探险活动等。
五是礼品收藏渠道,不仅可以是礼品,还可以是收藏品,更可以作理财产品。
六是团购渠道,企事业单位福利性购买,或者消费者联合起来的集团性购买。七是创新型渠道,诸如邮政销售渠道、烟草渠道、客运渠道(列车、飞机等)……
2、中国葡萄酒市场:还是按终端卖场、餐饮、特殊渠道等来运作的。
3、啤酒市场销售渠道细分:
有些啤酒针对中小零售终端;
有些啤酒针对中高端餐饮酒店或夜场;
或者服务于专供渠道。
4、果酒:因为包装混淆,品牌知名度问题,在渠道选择上始终摇摆不定,左右为难。对于果酒来说,没有成熟渠道。
5、保健酒:保健酒营销渠道还比较单一,百货商店是保健酒的主渠道,其次是超级市场,这两种渠道共占总渠道的60%。另外,对保健酒这种产品来说,品牌的知名度很重要,消费者一般只先查看一些自己比较熟悉和了解的保健酒产品,然后再看其是否具有某种功能,之后才会购买。
除此之外,终端渠道如药店渠道、社区渠道、直销渠道、团购渠道、直供渠道、封闭渠道、夜场渠道等等。
——传统酒类市场销售渠道之缺陷:
1、商场超市混合销售:杂费多,压力大;进场费、条码费、管理费、保证金、营销宣传费、堆头陈列费、DM海报广告费。特点:自选购物。需要促销、推销。
2、酒店、酒吧、餐饮:进店费、保证金。。。餐饮渠道则实现了销售与消费的同步。酒店中主要通过服务员或促销员的“中介”形成销售,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为被动选择,所以服务员、促销员成为酒店销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3、经销代理:运做脱节,缺乏管控;价格混乱,流向不明;真假混杂,影响信誉。。。
4、烟酒行:烟酒混杂,品牌混杂,质量混杂。。。
5、自营店:实力企业自己投资建立,成本大,过程长,产品单一。。。
——果酒行业面临六大困境:
一无标准:果酒(www.wine59.com)的生产也同样必需有章可依、有准可行。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经济是一个法纪经济。目前为止,果酒业没有国家规范,只有山楂酒、猕猴桃酒的行业规范。现在执行的基本上都是行标和企标,这就使得质量监督部门难以对市场果酒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果酒的质量整齐不齐,加色素、加香精、加甜味剂,果汁含量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无规模:起步晚,果酒业产量占总体产量的比例极低,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存在着众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束缚因素。
三无推广:企业实力有限,不注重宣传,推广力度小。
四无品牌:果酒业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却屈指可数,品牌的果酒影响力似乎都较小。包装既象红酒又接近饮料,放在商场,很难突出,位置小、缺乏专业推销,消费者很少注意。
五无渠道:由于起步晚,只能选择跟风其它酒类进入大卖场混合经营,由于杂费高、无推广,即便进入也很难销售,没有销量商场下架,自己撤退。烟酒行只做成熟,不做陌生,没有销量不进货上架。经销代理缺乏支持,
六无销量:消费者还没有形成果酒消费的氛围。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人形成的消费习惯,消费者往往通过品牌和广告决定购买哪种产品。果酒行业产业小、企业实力弱、品牌影响力往往不能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这也造成了目前国内从事果酒生产的企业虽然不少,但销量却很薄弱的市场局面。
——什么是果酒?
果酒是以春、夏秋冬四季水果或野生果实为原料,经过破碎、榨汁、发酵或浸泡等工艺流程精心酿制调配而成的低度饮料酒,不同季节,不同果酒。
*夏季酿-樱桃酒、荔枝酒、李子酒、水蜜桃酒、葡萄酒、油桃酒、芒果酒、西瓜酒、龙眼酒、百香果酒、火龙果酒、榴莲酒、酪梨酒。
*冬季酿-葡萄柚酒、西红柿酒、奇异果酒、柳橙酒、橘子酒、金桔酒、金枣酒。
*四季酿-杨桃酒、芭乐酒、莲雾酒、凤梨酒、木瓜酒、香蕉酒、柠檬酒、椰子酒、莱姆酒、香瓜酒、哈密瓜酒。
——常喝果酒,有益健康:
营养学家指出,与白酒、啤酒相比,果酒的营养保健价值更高,低酒精度、高营养、纯天然、男女老少皆宜,对人类健康好处也更胜一筹。
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制成果酒。
瑞士一项研究发现,果酒而不是啤酒或烈酒,可使妇女心脏正常搏动。
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作用更明显一些。
果酒有利于调节情绪、保持身材 酒精含量低,有益健康
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因此,被很多日本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日本弘前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部的长田教授指出,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
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
果酒对女性保养有着极其神奇的功效,不仅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也对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长期饮用定能永葆年轻。
果酒对养生有着极其神奇的作用,最起码对于嗜酒如命的人来讲,可以离糖尿病远一点。
果酒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不仅仅与众人的养生观念有关,也与果酒市场的种类倍增有着直接的联系。果酒倍增的选择面才是打动消费者养生意识的根本原因,这非常有利于大众的养生,延年益寿不再是梦想。
据众多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年前白酒销量明显不如往年,反而果酒销量大幅度提高,成了众多消费者送礼、交际、年夜饭的首选,果酒将颠倒了众多消费者的传统观念,这是一种开启全民养生观念的新纪元!
——中国人的经营缺陷:
无思路:缺乏略胜一筹的独到超前思维,缺乏远见卓识。
无创新:创新意识淡薄,不加思考,拿来主义。
擅模仿:投机取巧走捷径,跟风模仿,重复经营。
起点低:小老板心态,小打小闹。
站位低:胸襟狭小,摸石头过河。
眼光低:只看眼前,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心态差:只考虑自己利益,不管他人死活,缺乏包容共赢心态。
——振兴果酒市场战略规划:
战略定位:整合行业四季果酒打造“国内第一家果酒类品牌总汇全国连锁超市”,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建立有别于其他酒类市场的专营销售渠道。
战略目标:战胜白酒,淘汰红酒,放弃啤酒,收编药酒;在人类渴望“回归自然、营养健康”时代,最终让四季果酒从五大酒类市场脱颖胜出!
企业战略:站在行业高度做企业,引领行业,出奇制胜,创新中求发展,稳扎稳打,让企业最终迈向成功颠峰!
企业理念:倡导“天然、营养、健康”概念,造福社会,为人类的营养健康做出新贡献!
商业策略:专注行业,变中求胜;整合变通,无法有法。
营销策略:体验营销、社区营销、会议营销、旅游营销、节庆营销、会员营销、机构营销、商务营销、文化营销、健康营销、复合营销。
——立足果酒行业制胜策略:
1、站在行业高度做企业,发起注册果酒行业第一家行业协会“中华果酒协会”,与政府对接,获得政策支持;以定期召开中国果酒行业会议、中华果酒商品交易展览会、中国果酒节等活动为平台,推进中国果酒行业经营事业的全面发展;
2、引领行业,开通第一家最专业、最权威集“展示、宣传、推广、销售”为一体的果酒行业全新门户网站“中华果酒网”;
3、整合行业四季果酒打造“国内第一家果酒类品牌总汇全国连锁超市”,率先于五大酒类市场建立国内第一家专营销售渠道;
4、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划分,对果酒总汇专营超市进行分区创新规划;
5、经营方向:以果酒为主,附加营养类酒、健康类酒、水果饮料、四季果脯,丰富产品系列;
6、专营超市将改变“守株待兔”式传统经营方式,主动出击,拓宽销售渠道,组合多种营销,快速占领市场;
7、推进思路:先开直营店,产生销售,完善模式,加强营运管理,提高营销宣传力度;等直营店良性循环进入成熟期后开始制定品牌加盟政策,先从深圳招商——周遍城市——广东珠三角中等城市,沿海经济发达中等城市入手,再进入内地市场。。。
8、专营店优势:
品牌效应:通过阶段经营,获得消费者渐序认可,互相传播,品牌不断提升,深入人心。
规模效应:商品丰富,选择余地大,吸引不同层面消费对象。
集合效应:品类众多,便利消费者。
品质效应:专业运营,品质保证,复合营销,服务周到。
9、在人类渴望“回归自然、营养健康”时代,倡导“天然、营养、健康”6字绿色饮酒消费理念,最终让四季果酒从五大酒类市场脱颖胜出!
——518中国第一家果酒专营超市正式试业!
http://i0851.com/?m=news&s=newsd&id=521
经过从战略定位、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商圈选择、经营规划、团队组建、制度建设、网站建立、协会注册、商品谈判、形象设计、新店装修等等2个月的紧张努力过程,5月18日,一个吉利喜庆的好日子,中国五大酒类市场第一家四季果酒类专营超市“果王御液——果酒总汇全国连锁机构‘百合店’”终于在深圳特区这片创新沃土正式诞生,不仅给果酒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满足国人营养健康饮酒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
中华果酒网:http://i085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