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本学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自身充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校本教研,读一套专业著作、写一些教学随笔、评一节观摩课、,在跨越时空的网络世界里,研究、总结、反思、创新自己的教学生活,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做“学习型”的健康的教师。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备好教案,准备好教具,重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整体达成。和学生一起用彼此智慧演绎鲜活的教育故事,追寻理想的课堂,严格控制讲授时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互动式教学。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6、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布置克服随意性,避免重复劳动,严格控制作业量。布置作业时想学生完成这个作业有多大意义?需多长时间完成?孩子喜欢吗?还要注意作业的分层和设计的创新。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并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业量不超过1个小时。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树立信心,解决疑难,补救不足。辅导要及时,要体现针对性和全面性,要经常反思培优补差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总结培优补差经验,提高培优补差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8、要扎实推进古诗文经典朗读、童书阶梯阅读、用高雅丰富的学校文化滋养学生精神发育。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