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已形成年产13万吨镍、20万吨铜、6000吨钴、3500千克铂族金属和120万吨化工产品、3万吨镍盐的综合生产能力。
公司位于中国西部河西走廊的工业城市——甘肃省金昌市,矿区地势比较平坦,海拔高度为1500米至180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距欧亚大陆桥——兰新铁路线22公里,厂区铁路与之相连,铁路、公路运输便利。 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的大型硫化铜镍矿床之一,发现于1958年,集中分布在龙首山下长6.5公里、宽500米的范围内,已探明的矿石储量为5.2亿吨,镍金属储量550万吨,列世界同类矿床第三位,铜金属储量343万吨,居中国第二位,近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表明金川镍矿的深部、边部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金川矿石还伴生有钴、铂、钯、金、银、锇、铱、钌、铑、硒、碲、硫、铬、铁、镓、铟、锗、铊、镉等元素,其中可供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有14种。矿床之大、矿体之集中、可供利用金属之多,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零七。荣获2010年由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主办,世界制造商协会,全球制造评论中文版协办的中国制造业500强的大奖。
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本着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宗旨,坚持初级产品总量扩张和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并重,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做好镍、铜、钴、稀贵金属和无机化工产品五篇文章,使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5万吨, 到2010年,有色金属年产量60万吨,其中镍15万吨、铜40万吨、钴1万吨、金10吨、银260吨、硒120吨、铂族金属8000公斤,其他金属3万吨,化工产品280万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材15万吨;营业收入过800亿元,利税总额过100亿元。再用5年的时间,有色金属及加工材年产量达到100万吨,化工产品350万吨,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为此,公司将: 坚定不移地走规模—成本—效益型发展道路,壮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原料;
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主流程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完成股份制改制任务;
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坚持一业为主,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勇于迎接挑战的金川人,对未来充满信心。金川公司将放眼全球,只争朝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长期以来,金川集团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尤其是2000年以来,金川公司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全球发展,实施国际化经营,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金川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通过加大投资和强化管理,保证了公司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区域环境质量和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0年以来,金川公司用于发展的投资达到100亿元,一大批技改项目正在逐步实施,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各技改项目的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2000年以来,规划和实施闪速炉改造、镍精炼、铜冶炼、镍贫矿综合利用、硫酸系统改造扩建、亚硫酸钠改扩建、含氯尾气治理、含金属离子废水扩能改造、污水处理总站与节约用水技术改造、中水回用及热电联产等34项新改扩建、技改工程,直接用于环保的投资达11.2亿。
另外,金川公司近年来投入3亿多元,对选冶化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它成为以人为本,体现时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厂区。金川公司广大职工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小气候、小环境更加舒适、更加优美。
金川集团在"十一五"期间,将规划新建70万吨硫酸系统,并将一硫酸扩能改造达到50万吨,二氧化硫的削减率将达到96.6%。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将大大改善金昌市大气环境质量,金川集团将建成一个环境友好型企业。
金川公司拥有总数达6300多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80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400人,涉及264个专业。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比较高,拥有大批同行业特别是镍、铜、钴、贵金属生产及加工领域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形成了一支初步具备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高级职称13% ,中级职称54%, 其它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