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追寻自然的本源


    在南京高淳,听出租车司机笑谈到浙江来的游客孩子看到他们农田里的渠水,就非常好奇这水是从哪里来的,有孩子执着地顺着沟渠去寻溯水源,“哈哈哈哈,这些孩子哪里知道这源就他们怎么能找得到,那不是几里地的问题呢”司机略带调侃地说。但我还是很欣赏那些孩子,首先他们看到沟渠里的水,其次他们看到了自然里面的水,再次他们想去追寻水的源头,最后也许他们的探源行动并没到达源头,但我相信他们一定发现了更多他们在城里没有见识的东西。

 

    城市化有很多好处,但是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坏处,就是人们生活在自然里面的机会大大减少,以至于我们对于自然的敏感度越来越低。我今天与朋友们分享在高淳的地头可以看到的植物,我告诉他们即使在一个公园里的一角或者典型的农田中间,即使有比较严格的管理,往往我们可以至少看到十种以上的植物;而如果是在开放式的河帮野地里面,植物数量很容易就上升到20-30种,而且植物之间会有某种非常特殊的伴生关系。我能认出小箭头、马齿苋、蒲公英、苕子草、三叶草、板力筋、荠菜、野萝卜、狗尾草等十几种草,但还有近十种就叫不上名了。野草与庄稼有的时候就隔了一条小路,我扯下一棵野荞麦的穗与大家分享,在层层的壳后它里面的果实就很小,“如果它够多够大,那么我们的先祖就把它们纳入庄稼的范畴,而现在它们这个德性,所以就成不受欢迎的野草,野草与庄稼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对于人类的生产性与建设性贡献上的能力的不同,人与人才的区别也在这里吧?”我这样评论。

 

    很多小朋友不知道草莓是长在树上还是草上的,从没见过喜鹊与喜鹊窝,他们看过的青蛙只是水煮的一道菜,而路边所有植物既不知名也不知用场,对于虫子只有恶心与害怕而并没有害虫与益虫的区分,吃着鱼分不出鱼的种类。其实当人们对于自然越无知,那么在自然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半会选择化学的方法,对环境无知的人们会越来越选择伤害自己环境的方式——比如恐惧昆虫的人们,即使面对害虫,你不大会用物理的方法踩死它,也不大可能懂让鸟或者青蛙吃掉它,而更可能用化学杀虫剂杀死它。人会因此而加剧自己的困境。所以,让我们的下一代除了读更多书,去更远的国家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回归自然与回归最本真的起源,鼓励孩子去在由植物、动物、昆虫、山水江河构成的自然里面,考究娱乐,发现我们人为世界以外的自然的精巧奇美,也因此而有了对于我们面前事物更加系列与内在逻辑化的知识,追寻赋予年轻人创造与发现知识的力量。

 

昨日场景:接待三拨美国来宾。下午参加朝阳海外人才“凤凰计划”答辩。晚在人民大学参加搜狐789文化节:创异突围,演讲一小时:经历不确定的旅程。

 



今日推荐:与商会领袖零距离接触,与(郭广昌、戴志康、郑永刚等)中国最顶级商界领袖面对面交流,对话中国一线经济学家龙永图、郎咸平、谢国忠、樊纲、巴曙松等,机会就在眼前!5月27日-28日2011年商会大会, “高管一日助理” 帮你搭桥。最后三天报名,黑苹果赶快行动吧!http://s.horizon-china.cn/q.php?qname=diaocha_1136&qlang=cn

 

今日小诗:

超然

 

来了来了,

看水泥森林里自己的青草。

夏日改变了我的相貌,

站在东风口,

傻笑。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青葱炒蛋

大葱四根,剥去外皮,只留内芯,用菜刀拍扁,切成寸段。鸡蛋四只,打开搅匀。起橄榄油或红花油锅,热后倒入蛋羹,炒至七成熟,放入葱段,快炒一分半钟后,加食盐酌量。再炒一分后装盘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