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商务投资,眼下到底热不热?众说纷纭!
麦包包说没有、库巴说没有、走秀也说没有!如果问刘强东,他一定也说没有!为什么这些人说这种话?
可能有这么一些原因。实际上是沉浸在了自己对这个方向的信仰之中,他认为一定行,认为跟未来那么大的市场来说,现在的窘境算得了什么?但真的有可能他们已经被自己的信仰和梦想忽悠了。另外,他们也希望给投资人更多的信息,让投资人不断的进来。像库巴这些,当时如果没有国美的资金,恐怕早就死了,所以他们特别珍惜,也特别想保护现在的投资环境。
回想当年的中国股市,已经长在5000点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说,中国股市到10000点是眨眼的事,大家都说说我们一定能到10000点。而到现在,两千八九百点。谁在护这个市?护这些市的人都是在一线实战的这些人,是活在这个希望里的人,这些人是看多的,那谁看空呢?有一部分投资人看空。连很多花惯了大钱的投资人都心惊胆寒,往往感慨,“中期投不起了!”投资人在往上缕,而当大量的投资人往早期缕的时候,要意识到至少投资人是有顾及的。
当然,这些投资人说的投不起是一个相对值。并不是投资人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而是这个钱进来以后,不会再有更好的回报了。某位投资人曾这样看,现在估值已经到了100亿美元,还能高到哪里去?
拿眼下的京东来看,假设京东现在100亿估值,如果在十年内,京东肯定能购达到5000亿的估值,还能翻涨50倍,投资人的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往里面进。所以现在的投资人都已经不相信,在估值这么高的时候进入,市场还能给他更高的回报。
然而也有一些人这样看,投资人的钱进来后,电商公司烧,而钱烧完以后,钱并没有人间蒸发,它可能没有给投资人带来直接的利益,但它转化成了肥料,教育了大量的中国网上的消费者。相当于这波人拿了钱烧了变成肥料放在那,以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随便就能成长出100个、1000个、10000个做电子商务的公司,有可能以后在一个细分市场里,我没有拿投资人的钱,我也没去推广,我就搞了一个B2C,但我也能生存并活的很好。已经不再需要拿大量投资砸市场。
当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钱都烧在什么地方?广告费、车身广告,电子屏幕广告等。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砸广告吗?少多了!像新浪和搜狐,现在不是打广告,而是卖广告。这就是说,第一批,大家都是砸广告烧钱,引导大量的消费者上来,在这个肥沃的土壤里成长。所以,这一轮的电子商务泡沫即使来了,也会踏实一些。
到网上来买的消费者是能掏钱的,而原来网民的那一波是掏不了钱的,从这个点来说,电子商务的泡沫,不是泡沫破了市场就会完蛋。而是像冲浪,先冲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然后再回调一点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发起第二轮的进攻,波浪式的推高和前进。
中国电子商务肯定是这样的,而最后走到风口浪尖上的人,未必是现在这一批。甚至有可能像京东、凡客这样的,那时都变成了肥料,死在了路上。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当年PPG很火的时候,没有人认为PPG会死,吴彦祖做电视广告,“YES!PPG!”的时候,谁能相信这个公司这么快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