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冠名“真维斯楼”的新闻持续发酵,网络上议论风生。据最新的消息,“真维斯楼”铭牌已被摘下,具体被谁摘掉,据说还在调查之中。
昨天价值中国网刊登尤小立先生撰文分析认为这一事件的关键点,“就是大学在接受捐赠后,为捐赠方冠名,用个人名称和用企业名称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而仔细分析清华这一冠名事件的来龙去脉,清华学子和大多社会舆论,关注的既不是我所说的现代大学制度,也不是个人和企业冠名的不同性质,而是该不该冠“真维斯楼”这个名,这种关注背后的价值观,更值得关注。
清华此次冠名之前,其实已经有企业冠名教学楼了。清华第六教学楼叫“裕元楼”,由台湾裕元集团捐助,此外,学校还有“宏盟楼”、“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等。这表明,企业冠名学校楼宇,在清华已经不是一件需要讨论的事,现在“真维斯楼”引起争议,表明是什么企业冠名学校,才是大家讨论的事。
国外大学在冠企业名时,也会讨论企业的形象是否符合学校的价值观,比如,对于爱达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学把学校体育馆的冠名权卖给塔可钟(Taco Bell)快餐连锁店,该校教职工和学生就曾抗议,理由是这家公司传闻剥削农场工人;还有,英国烟草公司曾经想给剑桥大学捐赠3亿英镑,但剑桥大学断然拒绝。
可是与国外大学不同,此番清华“真维斯楼”的争议,却主要是这家企业够不够“档次”,与清华大学“般配不般配”,这种讨论,本就涉嫌企业歧视,把企业分为三六九等——— 谁说苹果和惠普就一定比真维斯档次高?这种价值观,与大学攀附高官、明星何异?
我国社会一直在羡慕国外大学广泛的筹资渠道,以及普林斯顿大学超过60%的校友捐赠率、哈佛大学超过48%的校友捐赠率,可是我们讲究“般配”、“门当户对”,最终会扼杀这种捐赠。
“真维斯楼”铭牌已被摘下,那么,学校内的其他企业冠名会不会也被摘下呢?清华要不要把铭牌重新放上去呢?否则的话,由于舆论压力就对摘牌行为置之不理,岂不是与冠名行为一样草率、随意,这背后的关键问题,其实还是大学有无现代学校制度,有无严密、规范的决策程序。在这一制度之下,才会有大学价值观念的真正确立。有人在赞扬清华的积极回应,可却没有追问清华的决策程序,这才是大学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若不重新放上去,清华恐怕要背上见风使舵、背信弃义的骂名,因为需要注意的是,真维斯肯定与清华签有协议,学校是不能单方面撕毁协议的。若出尔反尔,树立了怎样的大学形象呢?大学还指望获得更多的社会募捐吗?
“真维斯楼”冠名拷问清华决策程序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