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私有价值:工具价值 -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二十二)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二十二)
第一章:价值(22
 
价值的分类(三)
 
第三私有价值:工具价值
 
自然环境对人类来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生存的难度。随着人类大脑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能够克服越来越多的困难。但同时,人类需要去克服的难度也慢慢地超出了自身肌体的能力极限。
例如,远古人类,他们靠自己的双脚走路。但是,在他们狩猎的时候,大部分猎物都跑得比人类快。为了追上猎物,人类需要拼命奔跑才能有收获,尽管如此,人类奔跑的能力毕竟有限,只能看着许多猎物逃掉。
为了使人类自己的身体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
于是,人类学会了骑马。借用马的奔跑能力,人类加快了自己的速度。这种行为发展到现在,人类甚至用上了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甚至火箭。。。。等等。这当中每一种,都使人类的奔跑速度变得更快。而所有上面提到的这些被人类利用的东西,人类使用它们的目的,不是吃它们或穿它们,而是利用它们来加强自己的某一种身体功能,使自己能更容易吃到或穿到。
这一类事物,它们能实现的价值已经不是直接地满足人类肌体和生命的消耗需求,而是起到增强人类的某一个身体功能,或替代人类的某一个身体功能的作用,相当于人类的肌体或四肢中某一个部分的延伸。对它们,我们通常称为“工具”。
因此:
事物具有的,被用来替代、加强、延伸或延续人类的身体的某种功能的价值,我们称之为它的“工具价值”。
 
能实现工具价值功能的事物,我们可以以人的各器官为线索来对它们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大脑——书本、文字、电脑、算盘、计算器、时钟、表、U盘、内存条、教育行为。。。。等等;
眼睛——望远镜、眼镜、摄影镜头、摄像头、电视、录像机、家庭影院。。。。等等;
耳朵——耳唛、听筒、电话机、手机、收音机。。。。。等等;
鼻子——呼吸机、气味探测器、缉毒犬。。。。等等;
口和牙齿——食物搅拌机、食物粉碎机、砧板、刀叉、筷子、吸管。。。。。等等;
口和声带——话筒、喇叭、音箱、电话、手机、扩音器。。。。。。等等;
手——刀、箭、枪、筷子、子、棍子、笔、钳子。。。等等,(和手相关的非常多);
脚——鞋、、马匹、轮船、车辆、飞机。。。等等;
胃——各种烹饪熟食的橱具、榨果汁机、炉灶、煤气罐。。。。。。等等用于使事物易于消化的器具;
手指甲——孝顺子(挠背的工具)、匹克(代替手指甲拨吉他弦的胶片)、挖耳瓢。。。等等;
皮肤和毛发——衣物、被子、护肤水、面油。。。。等等。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工具类的价值,我们都能将它们与我们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器官的功能相对应起来。
       没有食物价值和生活空间价值,人不能生存。
比如,突然被深埋在地下室中的小王,如果他没有水和食物,或者没有一个能容得下他的完整身体的空间和一点能供他呼吸的空气,他存活的基率为零。
有了工具价值,人能够活得更好。
上面的小王,如果他除了拥有少量的食物和一个足够生存的空间之外,刚好还有一个铁架保护着他和一张棉被供他保暖,他被救的希望将极大地扩大;如果他正好有个手机带在身边,而且还能和外面通话,那他就一定能获救。
因此,食物价值和生活空间价值提供生存的必需,而工具价值则增强人类获取食物价值和生活空间价值的能力,保障生存的质量
工具价值的最大量,限定为一个成年人及其家庭正在使用的一套工具。比如,一个三口之家,其私有价值当中的工具价值可能包括这些:一套使用中的厨房用具,包含一定数量的碗筷、炊具等。但如果碗筷中含有金银碗筷,那么金银碗筷的数量以每人一套为限,超出的部分则不属于其私有价值,而属于“私营公共价值”。又比如,汽车,一个三口之家可以拥有多辆不同类型的生活用汽车,比如,一辆轿车,一辆吉普,加一辆跑车。但是同一种类型中如果他拥有两辆或以上,比如,两辆同一类型不同品牌的轿车,或者两辆同一类型同一品牌不同颜色的轿车,那么,他只能确定其中一辆作为自己的私有价值,而另一辆则属于“公共价值”。当他的直系亲属需要继承他的财产的时候,属于“公共价值”的部分是不属于可以继承的范围的。
具体关于“公共价值”,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说明。
这里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一个家庭中,虽然父母对子女有养育的法定义务,但年龄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在没有继承直系亲属的私有价值之前,对家庭中的私有价值是没有所有权的,并在父母许可的情况下才有使用权。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才有可能通过劳动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有价值。而年满18岁的成年人,从法律的角度已经不属于父母的家庭。因此他只有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继承的方式,对父母的私有价值拥有所有权。对这一点的明确,是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条件下社会财富分配极端不平衡的一个根本点。它对于人类增强市场消费能力、合理规范资本的运作方式、保障社会公平、增强社会福利保障能力和构建21世纪的合理社会经济秩序非常重要
而工具价值的最小量,则必须满足一个人吃饭和保暖的最基本需求。比如,至少需要有一只碗或碟,一套衣服和一条被褥。至于不同地方的具体规定,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和发展状况的差异,以当地法令对福利机构应该为C类人当中有需要者提供的数量和种类的最低要求为准。
 
第四私有价值:劳动能力
 
在这里,我们首先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是劳动能力?
首先,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人或物所具有的,能完成部分或全部某个指定劳动过程的价值
对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几点:
第一, 由于价值是一种“可能性”,而能力是一种价值。因此,能力也是一种“可能性”
第二, 价值与能力的区别在于:
A,能力是价值的一种。
B,必须是符合指定条件的价值,才能称为“能力”
第三,从“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劳动能力”与“能力”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
因此,劳动能力,就是指人或物所具有的,能完成部分或全部某个指定劳动过程的价值
在客观上,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各不相同,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
 
1,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即身体的基本状况,(如体重、身高等);身体健康状况、体能状况,等等。
2,劳动者的智力状况。即大脑的思维反应能力是迟缓、正常还是优异。
3,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即劳动者的劳动经验的多少、培训程度的大小、知识面的大小、可运用的知识面的多少,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构成,包含这三个方面:第一,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第二,劳动者的智力状况,第三,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根据“劳动能力”的构成,我们发现,它与其他三个私有价值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其他三者都是有形的价值,是属于人体以外的价值,并且都是为人的生命服务的,而劳动能力价值则是无形的、寄存在人体以内的价值,是生命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于是,我们发现这样的特征:
第一, “劳动能力”是与一个人的生命个体绑定在一起的,就是在直系亲属之间,也不可能相互继承。因此“劳动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命个体所独有的东西。它是所有价值中最直观的私有价值。我们将它归类于第四私有价值。
第二, 劳动能力是一个人奈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它是其他的私有价值服务的对象。比如,第一私有价值“食物价值”、第二私有价值“生活空间”以及第三私有价值“工具价值”,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保障一个人的身体的基本状况正常,以保障他的最起码的劳动能力:生存能力。
第三, 对于个人劳动能力的发挥环境的公平、公正与公开的保护,就是对个人私有财产的基本保护。是个人能公平获取前三个私有价值的前提条件。
根据劳动能力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劳动者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状况对他的劳动能力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出于社会公平的考虑,不能允许身体和智力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人群参与成人社会的竞争,因为这样的竞争事实上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产生了未成年人保护观念和法律。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既是保护社会的公平竞争,也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另外,在实现劳动能力的环境方面,我们强大公平、公正和公开,强调保障基本人权,其目的,就是要保障一个人的劳动能力能够在一个合理的环境中得到正常的发挥。而保障一个人的基本的劳动能力的具体内容就是,1,保障一个人的私有价值的最小量,以保证其劳动能力的存在;2,限制一个人的私有价值的最大量,以保障劳动能力环境的公平。3,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社会经济次序,就是为不同的劳动能力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私有价值小结:
私有价值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的最基本的价值,因而它同时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我们尤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私有价值,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政治、军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日常的吃穿住行等等,没有哪一个活动能不算经济活动,而没有哪一个活动的最终目的,无论转多大的弯绕,能不最终落实到私有价值上。因此,严格说,私有价值是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个人活动还是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所在。
私有价值的功能,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它是个人生活的基本保障。鉴于私有价值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所有价值中唯一“完全归个人支配,并且它的实现过程不会对其他人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价值,我们人类要优化我们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首先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私有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清醒地认识私有价值,不能合理地分清私有价值和公共价值,我们就不可能对它们分别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于私有价值,我们要提到一点,私有价值中的第一到第三价值,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所有价值中唯一可以由直系亲属合法地完全继承的价值。(人类的第四私有价值是不可能被继承的。)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是人类21世纪经济结构的根本基础。不能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不能坚持这个原则,人类就不可能改变20世纪遗留下来的社会财富分配极端不均的经济结构,也就不可能给自己建设出一个秩序合理的人类社会。没有一个秩序合理的人类社会,我们就不可能有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来应对我们的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而这,正是现在正苦恼着我们人类的地方。举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人类现在就面对三个问题束手无策:第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二:可能的大规模战争的威胁和此起彼伏的局部战争与恐怖袭击;第三:自然环境因为人类的破坏而正在逐步恶化。
当然,今天地球经济的各种不足的具体方面,是权贵与专家们需要去面对的,但是所有这些顽疾的根源,却在价值、劳动、货币和市场这四点上。而这四点,却和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何认识清楚病根,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现在需要认真去做的。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把责任“强加”到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原因很简单:
只有觉悟过来并行动起来的最普通的平民大众,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改变现实的不合理。才能自己掌握我们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注1-2
 
200812122220初稿
200901302021第一次修改
201004112357第二次修改
201106010106第三次修改
 
1-2:这句话援引自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唐朝乐队版《国际歌》的歌词(见唐朝乐队专辑:《梦回唐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