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楷模——杨善洲


杨善洲做了一辈子好事。他由一个小石匠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在位几十年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
共产党员身份永不退休
共产党员说话算数,不能糊弄群众。
——杨善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和当地群众已经约好了,不能失信于民!
——杨善洲在一次重病冒雨赴会时这样说道。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去照顾家乡父老,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给他们办一件事。但我答应退休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考察来考察去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现实。
——这是杨善洲退休后在家乡造林践行承诺时说的话。他22年起早贪黑造林,不求一分钱回报。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
——杨善洲的口头禅。
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光想自己,要时刻牢记使命。
——杨善洲认为自己的使命首先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才是自己。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退休。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杨善洲仍这样说。
要让农民在知识上翻身。
——杨善洲创办半工半读的简易学校和农业学校,大规模开展扫盲运动。
旧社会,只有富人家的子女才能读书。新社会,共产党让群众读书,就是为了掌握好枪杆子、印把子、钱柜子,真正当家作主。
——杨善洲在田间地头宣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激发群众学习热情。
人嘛,有个窝住就行了。
——杨善洲一直住着一间陈旧的老式土木结构瓦房,工作人员提出要给他修修房,他如是说。
有人说我是自讨苦吃,其实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快乐。白天造林、晚上烤火,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嘛!
——杨善洲反驳“他是自讨苦吃的傻子”时说的话。
你们住吧,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
——1989年林场在最初搭建的油毛毡棚对面修起一排新的砖瓦房,可他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住。
你还不了解我。没有钱,那就把房子卖了吧,别给儿女们添负担!
——1988年,杨善洲家盖房欠债5万元,东拼西凑只凑到9600元钱。老伴问他的钱都去哪了,他这样说。
我实在没有钱,房子漏雨,人难居住,也确实很困难,现将这30元钱寄回去,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先接一下漏下的雨水,或者是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
——杨善洲家里漏雨没法住,上门女婿写信请他给予经济帮助,他回信“定计”。
别老是说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你到我家去看看嘛,我们家现在宽敞得很,三间瓦房加起来有80多个平方米!
——2009年电视台记者问杨善洲辛苦几十年还住在旧房子是否觉得委屈时,他解释道。
 白送的一口不尝,付了钱的可以喝。
——杨善洲从不搞“试吃”、“试喝”这一套。
办林场期间我一共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资助300万元。按当时的规定,引进资金可以提取5%到10%,可以得到30万元,买幢房子不成问题。但我没有要,为什么?我认为共产党员拿着工资是为人民服务的,去上面要钱、到外面引资金,是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再说,要来的钱、引进的资金,那是国家的钱、别人的钱,人家给你是让你造林用的,你咋好意思去提成、挪用到自己身上?  
——记者追问杨善洲办林场争取到不少资金扶持,个人也有不少提成,他坦然道。
只要对病人有用,要什么药尽快去调,医药费我负责!
——林场职工朱家兴患肝硬化病危,无钱看病欲准备后事。杨善洲付了2.6万余元的药费,捡回一条人命。
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
——杨善洲常说的话。
滥用职权对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最大,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共产党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民心。
——杨善洲工作笔记上的一段话。
一分钱的东西也不能要,这是原则问题。
——杨善洲给自己定了一条铁律:不占公家的便宜,不收任何人的礼。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
——杨善洲记的日记。
你怎么首先想到的不是工作,而是你个人的私利!
——老相识转业时请杨善洲帮忙分配到城里工作,他当场回绝。
像毕景亮这样的科技干部我们要主动关心,尽快解决他的困难。不光是他,也要注意解决其他科技干部的后顾之忧。
——杨善洲在地委常委会上提出要求。
我是党的干部,我们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领导的家属决不能搞特殊!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给公家!
——乡民政干部给杨善洲家里送来30斤大米和粮票,杨善洲责怪妻子张玉珍。
我没有这个权力给你打招呼!
——二女儿考公安局落榜时责怪父亲不为她打招呼,杨善洲如是说。
孩子的路,靠他们自己走。我手中是有权,但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在我这里没有“后门”这回事。
——这是杨善洲的家规。3个女儿从未沾他的光吃过一顿饭、坐过一次公车、办过一件事。
房子已经卖给国家了,家里人不能占这个便宜。
——房子卖给林场做了招待所,杨善洲大孙子结婚没房子时,林场说给他腾一间,杨善洲坚决不同意。
我是一个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搞得富丽堂皇,群众却过着艰难的日子,那我们常说的为人民服务不就成了骗人的假话了吗?
——记者说他的几间砖瓦房跟别人的比还是差得远,杨善洲大声解释道。
既然不干了就要按照合同规定交罚款,如果你暂时没钱,先给林场打个欠条,我用工资给你垫,等你有钱了再还我。
——杨善洲的孙子与林场签了5年承包合同,干了3年不干了。爷爷不肯为他网开一面,就赌气借钱交了300元罚款。
你要砍木料,先得申请砍伐证。证批下来了才能砍,批不下来就不能砍。
——杨善洲的小姨子家因盖房需要木料,找杨善洲帮忙,他这样说。
嫁接归嫁接,付钱归付钱,你不收钱,我就不吃你的桃。
——杨善洲在自己给村果园嫁接的水蜜桃林视察,管理员摘鲜桃给他尝,他坚持付钱吃桃。
 你从林场开车过来,一会还要回林场,这些路程都得算上。我算过了,得要376元钱。这一趟车是私用,就得出钱,拿着,交到财务上。
——小女儿要生孩子,请林场的车把妈妈张玉珍接来,杨善洲拿出376元钱,让驾驶员交私人用车费用。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不能搞特殊。
——杨善洲一辈子坚守的原则。
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
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事。
——这是杨善洲60年如1日地勤恳工作的事业观。
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都有一条重要经验: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的指挥。正如有的干部说: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个体会很实在。不然的话,指标再先进,口号再好听,领导不下去,也是老和尚念经,自己念给自己听,群众是不感兴趣的。
——杨善洲在1975年1月的工作笔记里的一段话。
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
——杨善洲对保山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培光说。
不要凑数字,要实事求是跟老百姓算账,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富裕,要帮助老百姓找到一个致富项目,帮助老百姓发展产业,工作作风要扎实,不要图虚名。
——杨善洲批评部下调研时在“增百致富”收入里凑数字的做法。
领导干部看问题、想问题、做事情都要全面,不要只盯着万元户,也要看到贫困户。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不能让困难户掉队,要帮助这些群众。
——杨善洲在1987年地委召开的地县乡三级干部会上讲话。
最近有些歪风不能继续下去了,地委行署就在一个院子里,门挨着门的,一步路的事情,文件从这里到那里送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的部门之间却老死不相往来,文件都要送到收发室,在那里摆几天,再送到邮电局,在那里又摆几天,最后又回到机关大院。这是衙门作风、官僚主义,必须要改!
——杨善洲在会上批评“公文旅行”现象。
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
——杨善洲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下乡,这里吃一顿、那里吃一顿,擦擦嘴巴、拍拍屁股就走了,最后这些账还不是摊到老百姓的头上?这个风气千万不能开头啊!
——杨善洲下乡坚持吃饭自己付账,不欠群众一分钱。
共产党的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当白吃干部,那样做会失掉民心!
——有人认为结饭钱是件小事,他总这样坚定地说。
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杨善洲不给家属办理“农转非”时这样说。
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摆摆样子。
——杨善洲一辈子的工作作风。
和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才真实。
——沉到第一线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杨善洲一贯的工作作风。
来来来,我整给你们瞧!
——杨善洲见群众不会用复合肥给麦种催芽,就叫人给他弄两挑大粪水和一包过磷酸钙,卷起袖子给大家做示范。
小赵,我要到处看一看,你等着我,如果到天黑不见我回来,你自己去找吃住。
——杨善洲与司机下乡,让司机留下,他只身一人走村串乡跑了两天。
造林不是为自己,是为群众,我一分也不要
——杨善洲把总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县林业局。县委奖励他10万元,他当场回绝。
千万不要把这么一大笔财富归到我一个人头上,它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实在干不动了,我只好物归原主。
——杨善洲解释把这么大一笔财富无偿移交政府的原因。
                                                                                                             (杨长水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