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购买高档茅台酒事件被曝光后,日前又有广东电信汕头潮阳分公司16名员工实名发帖,指广东电信高管购买茅台酒供内部消费,并贴有高管吃喝后留下的酒瓶和包装的“实物图像”为证。据悉,广东电信已派遣7人调查小组及律师调查此事,并分别约谈举报者。此前广东电信曾发布声明,表示公司确实购买了茅台酒用于市场业务拓展。
“市场业务拓展”难道非要都瞅准茅台酒才能“拓展”吗?别的国家、别的企业没有茅台酒业务难道就不开展了?中国特色的奇谈怪论!
说到茅台酒,都知道它是高档酒。茅台是国内知名白酒企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国酒”的品牌地位也是来之不易的。1972年,时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拿出了贮藏30多年的茅台酒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举杯共饮,这一珍贵时刻成就了茅台。茅台此后被国家领导人称为“国酒”,频繁出现在各种国宴上。
茅台酒的用途在中国大致分为送礼专用、公款吃喝和富人消费,其中,公务人员是茅台酒主要的消费人群。“买茅台的不喝茅台,喝茅台的不买茅台” 的顺口溜。它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最流行的格言之一。什么人买茅台?什么人喝茅台?毫不客气地说,喝茅台的人大都是受贿者及公款腐败者,买茅台的大都是行贿者,二者都是心怀鬼胎的违法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茅台酒是一种培养官员腐败的酒,是一种培养人们违法乱纪的“毒酒”。
叶檀在《茅台酒价格或成腐败指数》一文中说,茅台酒价格是腐败指标,可谓一针见血。现实生活中,茅台确是腐败的晴雨表,又是贫富差距指数,更成为腐败与公款吃喝指数的真实写照。大家都知道月收入千元或两千元左右的百姓当中,有几位喝过茅台?即使是月收入四、五千元的人们,又有几位自掏腰包买过茅台酒喝?茅台酒多数是有公款买单供某些人消费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行贿者买去“孝敬”个别人的,真正自掏腰包自己消费的恐怕就微乎其微喽!所以“茅台酒价格就是腐败指标”并不为过。
叶檀说,不管茅台酒价格如何上涨,永远供不应求,因为有一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将茅台酒等同于身份的标志,从中享受消费之外的至高乐趣。在茅台基本上成了“腐败酒”的代名词的时候,我不知道一个中国响当当的品牌,与腐败挂上钩,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看茅台酒的价格涨跌,就能够知道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做得怎样了呢?
一旦茅台被定义成“腐败酒”,那么由物及人,喝茅台酒的人也很容易被联想成腐败人士。这种联系是非常危险的,其危险性不仅是影响消费,更有可能被当做腐败的“共犯”而遭受打击。如果茅台不是与公款消费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如果茅台只是一个普通的酒类品牌,还会引发人们如此凶猛的质疑么?
无论是“国酒”还是“国粹”,都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毒素土壤”。这一点茅台集团应该引以为戒,从中改善自己的营销策略。业务拓展和公务接待难道就需要用“奢侈”来形容吗?过高的“业务拓展”消费,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浪费了企业的财富;过高的公务接待消费损害了政府的诚信形象,挤掉了民生投入。如果,茅台酒=“腐败”,我想,是不是国家反贪局及相关部门应该给茅台酒的销售上立一个“规矩”----实名消费!如果从这些狂饮“茅台”的腐败分子抓起,防微杜渐,我想我们的反腐形势会有一定的好转。
茅台酒=腐败,消费茅台酒是否来个实名制?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