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姚明的教养观


    第一财经电视《头脑风暴》节目组邀请到姚明来录制六一特别节目,姚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在节目录制现场,姚明一路笑容,也不乏幽默风趣,展现了他不很多得的生活化的一面。而且在节目现场,姚明几乎有问必答,也与小朋友们进行有趣的互动。

 

    在节目一开始,有小朋友问姚多大了,在姚犹豫之间,已经有小朋友算出他是31岁。姚明提问小朋友们对自己的班主任怎么感觉,很多小朋友说自己的班主任有时严厉有时轻松,姚就说这与他那时的班主任差不多。姚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搞科研,对于考古的入迷甚至保持到现在,学生成绩中等,“严格地说中学都没毕业”。那个时候也一直喜欢玩游戏,对于篮球则不是非常喜欢,直到玩了几年之后才有了点兴趣。而他对于小朋友们展现自己梦想的时候,姚明首先强调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爱好,注意培养与维护自己孩子的爱好。在对面的几位小朋友展现了多方面的兴趣,而姚明则调侃地与他们进行了探讨。有位小朋友觉得,姚大哥还是一块料,但是玩篮球可以不代表玩业务就可以,因为需要的专业能力不一样,而且他觉得很遗憾姚大哥的“文化水平不高”。姚明还是很宽容地笑笑。姚明分享在他喜欢的各项方向中,唯独对于篮球是练得多了,说明了爱好光想是不行的。他也与一位想去哈佛念书的同学特别强调了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姚明透露自己很少给自己的女儿换尿片,表示还是孩子妈妈管得多一点,而且未来他也倾向于选择再生孩子——“真的要不要,当然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在自己的发展方面,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再读点书,增加点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喜欢在很多人的课堂中一起学习,包括向其他同学学习。也许是客套,姚说他在美国看中文频道的时候,还特别喜欢看《头脑风暴》节目,这也是他乐于接受节目邀请的原因——他不希望在媒体上表现得太娱乐,而这恰恰也与我们节目的特点吻合。我在事前与姚明沟通节目的时候,他很认真地听我讲解,也很谦虚地询问。我与姚在前年火箭队与快船队比赛的时候见过,但不算熟悉,他称我“袁老师”,与节目组的同事沟通得也很愉快。在节目现场,包括来自于姚明母校的小同学在内的同学们喜欢喊姚明为“姚哥哥”或者“姚大哥”,而喜欢喊我“袁叔叔”,我和姚明开玩笑,“一来一去,你可以看到我们辈份的差别了吧?”

 

昨日场景:主持零点商业房地产研究院、商会网与新浪商业房地产联合主办的中国商业房地产趋势峰会。下午和晚上录三期头脑风暴节目,其中六一特别节目有姚明参与。黑苹果一日助理:上师大外语专业张丹妮。

 

今日小诗:

从容

 

四海不问家,

五洲放我暇。

长梦有落处,

黎明迎新霞。

 

(图片选自www.baidu.com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青葱炒蛋

大葱四根,剥去外皮,只留内芯,用菜刀拍扁,切成寸段。鸡蛋四只,打开搅匀。起橄榄油或红花油锅,热后倒入蛋羹,炒至七成熟,放入葱段,快炒一分半钟后,加食盐酌量。再炒一分后装盘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