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环境与人生之六
王一博于2010年5月6日贵阳新添寨
环境与人生之五“哥白尼”与“立说”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的话,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是有其人生目标的。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思想的,不太容易考证了,因为人类是应该先有思想,而后有文字的。说起思想,中国最早的、有世界级的思想家影响力的是老子和孔子。
老子和孔子的“立说”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好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人文环境和谐,可以著书或立传。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的“立说”局面。
而哥白尼为了“立说”“日心说”是受了环境的威胁的。受环境威胁而要坚持继续“立说”就难能可贵了。
当某种新的学说立世的时候,要推翻前人的积累,那是真的有难度的,或为了说真话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立说”对人生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因为,“立说”不是“居家过日子”,甚至与“居家过日子”是背离的。谁会有好日子不过,来做这些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