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练”:提高英语阅读的“挫折学习法”


 

既然我的战略首先要攻克阅读,就必须面对阅读最大的难关:单词。读书就得识字。不认字

 

怎么读书?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方式和“深练”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至少我们这代人用的

 

英语教科书都是如此的格式:课文、单词表、语法要点和注释。无论是老师的课堂讲解还是

 

学生的课前准备,大家都习惯于先温习一下单词表,知道课文中都出现了什么生词,再学习

 

一下语法要点。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扫清了障碍后,大家就可以尽可能通畅地读课文了

 

。现在的教学方法也许活一些,但基本的精神没有变。老师在学生开始阅读前,要尽可能帮

 

助其扫清阅读的障碍,减低其阅读中的困难。这叫“循序渐进”。这就是我们的常规。

但是,“深练”的方法正好相反。“深练”是一种“挫折学习法”,要打破常规、制造障碍

 

、给学生提供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学生在阅读中突然碰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词、一个不理

 

解的语法结构,一下子就会警觉起来,就会提高注意力,会挣扎着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最宝

 

贵的学习机会。我们的教材,则好心好意地把这样的学习机会给剥夺了。所以,许多学生学

 

了很久就是学不会。

为什么会如此?我不妨再把前面介绍的词汇表拿来展示一下:

 

A          B

叶子/树木                    皮鞋/__

甜/酸               音乐/__

演员/电影                    软件/__ __

高中/大学                    铅笔/__

沙发/椅子                    葡萄酒/__

水果/蔬菜                    啤酒/__

大海/港口                    铁路/__ 车站

强壮/弱小                    杰出/__

老师/学生                    家长/__

城市/住宅                    国家/-__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一般人在读完两栏单词后,对B栏的记忆,会比A栏多3倍。理由很简

 

单:A栏没有障碍,你阅读时没有磕碰,没有警觉,注意力不集中。B栏设置了障碍,逼着

 

你填空补缺,你的脑子也就兴奋起来。克服困难学到的东西总能记住,顺顺当当学到的东西

 

转眼就忘。我们英文书课文后的词汇表,就非常类似A栏:词汇,中文意思,词性等,一目

 

了然。当你毫不费力地阅读这些词汇表时,就像阅读A栏一样没精打采。但是,如果你在课

 

文的具体语境中碰到一个生词,经过挣扎终于学会,那就像阅读B栏一样,因为努力而注意

 

力集中,你就更有可能记住。

这一点,我是从美国的教育方法那里学到的。我刚决定学英语,就有非常幸运的机会到中国

 

社会科学院英语中心培训(是背着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偷偷去的)进行强化学

 

习。当时那个中心的课程,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其实社科院不过

 

是个接收单位,主要教师都是洛杉矶分校的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系的研究生,课程也是那个系

 

所设计提供的。这实际上是一所美国的英语学校(其中有若干中国老师当助教或合作教师)

 

。我从第一堂课就晕了头。美国的老师拿来一篇《时代》周刊上的长文让我们读。我傻了眼

 

:我上这个班之前可是刚刚开始学习《新概念》第二册呀!《时代》周刊我也能读?词汇表

 

在哪里?语法要点和注释在哪里?我所习惯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哪里?我孤立无援地阅

 

读《时代》周刊,第一行就出现五个单词,要自己一个一个地查,而且经常查出来也不明白

 

讲的是什么意思,不懂的语法和习惯用法太多!要知道,我们都习惯了系统的教材。比如,

 

第一课出现的若干单词,这些单词又会在第二课、第三课,乃至以后的课文中按照既定设计

 

重复出现,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记忆。而且每课的课文都根据学生的程度一点点推进,绝不

 

出现过难、过为冷僻的单词,没有特别难的语法结构。这些精心设计的教育方法,美国人一

 

下子都给破除了。当时我的感觉是他们简直不讲理,觉得自己快被淹死了,一度想放弃。

然而,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其中的道理。第一,你读的不是别人为了照顾你的程度而编写

 

的简化版课文,而是真实的美国杂志上真实的英语。你不是在游泳池的浅水区练习,而是在

 

大海里游泳。你对自己差多远一目了然。第二,你碰到不认识的单词自己查,不懂的语法结

 

构自己想办法解决,反复挣扎,这样学来的东西不容易忘记。第三,你会直接地感到自己在

 

读这些“真英语”时速度越来越快,对回报看得清清楚楚,使你更有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