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需要更严厉有效的措施


楼市调控需要更严厉有效的措施
从2006年开始,温总理就开始强调“坚决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开始,结果那一年全国商品房价格比2005年涨幅稍微趋缓(2005年比2004年上涨16.7%,2006年只上涨6.3%),一定程度上宏观调控对房价的快速上涨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到了2007、2008、2009年楼市火爆程度更是惊人,虽然经历世界经融危机,但是中国的楼市经历短暂的楼市观望期后,2009年三月温总理强调:“我们希望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房地产业能够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结果大量的救市政策资金进入原本房价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市场,原本的金融危机不仅没对中国楼市产生泡沫任何打击,而且导致2009年房价又创出新高,全国商品房的价格从2008年均价3800到2009年的4681一个平方。
2010年2月27日温总理提到“我有决心,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 2010年4月17日新的一轮被史上称作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国十条”的出台,楼市经历的几个月的观望期,全国交易量急剧下降,到了八月份有种楼市回暖的趋势,紧接着9月29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新国五条”,全国各地开始实施限购令,通过提高首付,房产税试点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楼市。
经历过2010年,大家都知道这一年全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势减缓,然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却像火箭一样,涨势根本无法预料。2011年1月26“新国八条”的出台,更进一步通过保障性住房,停贷等措施来给楼市降降温,通过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房价控制目标等等办法,2011年2月27日 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网聊到“抑制那些不合理的房价……我们一定会实现调控目标。”2011年4月13日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
如今“新国八条”落实已经三个多月了,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全国35个城市中,量价齐升的城市达到17个,逼近半数之多。其中21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26个城市均价环比上涨。其中,杭州、北京分别以91.61%和57.52%的环比涨幅领涨十大重点城市成交;而上海更是在成交涨幅超过30%的同时,创下了周均价破3万元/平方米的历史新高,可见新的调控政策并未实施到位,地方性的房价调控目标也只是应付中央政府的障眼法和毫无意义的作秀而已。更值得强调的是中央政府的调控并未涉及到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发展,导致这些中小城市的房地产预期看涨更加强烈,大量的投资,投机客开始把目标转移到一些有潜力的三四线城市,导致中小城市的楼市过热,房价飙涨,这也是调控的一个漏点。
同样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能否顺利的完成并且能够对当前楼市起到降温的作用也是值得期待的,当对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的增加,就是减少对商品住房土地的供应,这样会不会进一步导致商品住房的稀缺,进一步推高房价呢,这也是值得期待的。
总之,我觉得当前的一些宏观调控不仅不能松懈,比如限购,停贷,增加保障性住房,房产税等等,需要进一步整治当前房地产空置率高的问题,甚至就像有些专家提出的不仅要限购,甚至把限售也提到调控的日议程上来,进一步从根本上加强楼市调控力度,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