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美食带来美好时光【组图】


 

 

  

 

诗意二郎山

——记中国诗人二郎山行

                                     杨贤斌

四月的二郎山春意盎然。

以诗歌的名义,“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灾区,走进二郎山采风团莅临闻名遐迩的二郎山。春风中,诗意涌动,阳光里,诗行跳跃。小城天全也因此被诗情点燃,彻夜无眠。这是中国诗坛的盛会,也是天全,雅安,四川的文化盛会,这次盛会将在中国诗坛上,以一朵花,一棵树,或是一滴雨、一滴露的形态而被记录,被咏唱,永远让人怀想。

一首《和田玉》,促成诗歌盛事

二郎山下。天全小城。春阳明媚。

在一个叫广福的小茶馆里,一批爱好文学者正在聚会。这个文学沙龙经常聚会,小城的春天也被他们鼓捣得有些微醺。讨论完祁人的诗作《和田玉》,正愁着晚饭没有着落,我便接到宣传部领导和超同志的电话。说是市文联主席赵良冶老师来天全,要我去陪陪。我说,正好,几个文友正没有饭吃。于是几个文友一起参加了这次官方接待。席间,再次谈到祁人老师的《和田玉》。和超同志说,祁人是他的老乡,他与祁人有一面之缘,留下了电话。我和诗人何文非常仰慕祁人,非常喜欢《和田玉》。我还曾在全市记者节集会和一个朋友的婚礼上朗诵过《和田玉》。

请他来天全吧。来行走二郎山。我们表达了共同心愿。

和超同志拨通祈人的电话:

喂,祈人老师吗,我是你的老乡,自贡荣县朱和超。现在在二郎山下的天全做宣传部长。这里有你的一批粉丝,他们很想见你,并盛情邀请您到二郎山来做客、采风。

和超同志的荣县普通话让我们有些忍俊不禁。

好啊,我们诗歌学会正好有个中国诗歌万里行的活动。可以考虑到二郎山,到天全。祁人老师欣喜地说。

当手机转到我的手里的时候,我朗诵起了《和田玉》的最后一节:

新娘啊,为什么叫做新娘

新娘就是母亲将全部的爱

变作妻子的摸样

从此陪伴在我的身旁……

哎呀,真是太好啦。有机会一定来二郎山。祁人老师说。

挂断电话,大家就围绕诗人来天全的事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请祈人组织著名诗人二郎山行,有的说,最好在诗人节来天全,举行诗歌朗诵会。一时间,整个接待变成了就如何邀请中国诗人来天全的讨论会。

3月,恰遇雅安时组织召开纪念5.12三周年宣传文化活动的策划会议。我灵机一动,何不将中国诗人二郎山行纳入本次活动计划。报告和超同志之后,和超同志非常赞同,于是报给市委。市委觉得有意义,便将这项活动纳入雅安市纪念5.12三周年重要系列活动之一。

我们将这次中国诗歌万里行的主题确定为“走进灾区,走进二郎山”。之后,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我便和祁人老师通过信息,电话密切联系,一切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

一首《和田玉》促成了一场中国诗歌的盛会。一场盛会,让二郎山诗意盎然。

接机,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诗人们

热切的期盼中,终于到了425日。组委会安排我前去机场迎接参加本次活动的著名诗人。

还在车上,我就接到了张新泉老师的电话,他说已经到了机场。接着便接到邓科老师、况璃老师的电话。四川的诗人们激动如我,希望早些见到北京的诗人们。

张新泉老师——平易近人的邻家大哥。

在我的想象中,张新泉是一个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的老师。以前在《星星》上读过新泉老师的诗歌。只是这些年诗情渐渐熄灭,早些年那让我激动、燃烧的诗句早已在我的记忆中淡去。一次听朋友谈起张老师的《鸟落民间》,很想找来拜读,却一直未能如愿。

当我在机场接机口一边打电话,一边在人群中寻找我想象中的张老师时,回头,却发现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也在捂着电话团团转。

“你是张老师?”我有些不相信自己。

“我是张新泉”。张老师的胸音穿透力很强,浑厚的男中音发出的声波让我感到一阵震颤。

“一个老农民,像我邻家的大哥”我心里暗自思忖。突然之间,我感到张老师很近,很亲。

之后我们和随后赶到的邓科老师、况璃老师在机场茶座喝茶等北京的老师。机场的茶很贵。我们要了几杯最便宜的乌龙茶。我给张老师解释,这个地方的绿茶太贵,而最好的绿茶在雅安。这里喝一杯,到雅安要喝10杯。咱们回天全喝最好的绿茶。

“没有必要嘛。就喝这个。”张老师说。我更感到张老师不像那些传说中的名人,更像是和我一起上成都来的农村亲戚。

我非常感动。

终于见到了祁人。

4点半之后,和我一直保持热线联系的祁人老师来到了机场,他是头一天抵达成都的。和他一起来的有四川诗人朋友苦力、席玮、陈浩老师。

当一个身材匀称,个子瘦小的中年男子笑盈盈地迎面向我走来,我知道,这就是我仰慕已久的祁人,我多次朗诵的诗歌《和田玉》的作者。

我没有如见到张新泉老师那样的意外。和祁人通过几次话之后,我在心里描摹过他的模样。祁人是温润的,亲和的,就像他的诗歌,祁人就是一块质朴的玉。我企图从他的言行中寻找一些自贡人的影子,可令我很失望。或许是因为环境,或许是因为写诗诵诗的缘故,祁人老师的普通话非常纯正,举止谦逊,颇具幽兰之气。我能想象得出,祁人诵读《和田玉》时那种深情的样子来。

“真是辛苦你了!”。祁人笑着对我说。我们仿佛多年的好友,一见如故。

“老师们辛苦。欢迎,欢迎。”

接着祁人给我介绍了同行的苦力、席玮和陈浩老师。

向孝顺的洪烛致敬。

对洪烛老师的景仰源于他的获得2008年散文金奖的作品——《母亲》。我是娘的歌手,歌唱母亲是我终身的事业。日前,我正在进行《细节中的母爱》的写作。一日,我问诗人何文,有没有像我这样用很多细节来刻画伟大母爱的作家。何文随口答道:洪烛。我迫不及待地在百度搜索。走进老师的博客,我泪流满面地诵读洪烛的系列散文《母亲》,被洪烛那种深厚的情感和真实写作深深打动。

洪烛,是天下最孝的孩子。通过《母亲》,我和洪烛老师有过多次的心灵对话。洪烛作为著名诗人,被盛情邀请参加这次二郎山之行。我感到,这真是缘分。我将亲眼见到这位母亲的歌者。

当自北京飞来的著名诗老韩作荣、朱先树,诗人叶延滨、洪烛、王明韵等老师出现在机场大厅的时候,我急切地迎上前去,和老师们一一握手。

当我握住洪烛老师的手时,我感到一股母爱的气息通过他厚厚的手掌传导到了我的全身。不用解,洪烛情感中的气息密码早已在我的心里产生共振。然而,我来不及向洪烛老师表达我这种真切的感受。在心里,我虔诚地向母亲致敬,向《母亲》致敬,向洪烛致敬,向天下所有的孝子致敬。

 

我曾和叶延滨老师同在一个版面发表散文。

……

穷山村最富裕的东西是长长的夜

穷乡亲最美好的享受是早早地睡

但对我,太长的夜有太多的噩梦

我在墨水瓶做的油灯下读书

贪婪地吮吸豆粒一样大的光明

……

多年以前,我就因为叶延滨老师这首《干妈》而买下了《叶延滨诗选》(明天出版社出版)。我依稀记得是绿封皮的,封面上有叶延滨老师的漫画头像。叶延滨什么样子的呢?戴眼镜,鼻子尖尖的。他的诗歌那样的深情,深邃。我曾在心里这样想。

大概在92年或者93年,具体时间我都忘记了。一天在翻看四川的《教育导报》时,我看到了我的散文《干妈》铅印在《绿原》副刊上,副刊头条正是叶延滨老师的散文。我是一个无名小卒,我想象着,叶老师是否也读我的《干妈》呢。

车上,叶老师就坐在我的后面。我小声对祁人说,我曾和叶延滨老师在同一个版面上发过文章。我有些不好意思,作为叶老师的崇拜者,怎么使劲想也想不起叶老师那篇散文的题目?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表达对叶老师的崇敬。祁人说,叶老师就坐在你的后面。我有些羞涩转过头。鼓起勇气和叶老师说起了这事。

哦,是的。在教育导报上。叶老师说。

在我看来,叶老师是大师级的诗人。此生有幸和叶老师同在一个版面发文字,今天又和叶老师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这或许正是文字所赐予我和大师之间的缘分吧。

曹继祖老师曾点评过我这只“小狗”

曹继祖老师是提前到了雅安的。曹继祖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诗评家,是雅安文学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曹老师既是本次活动邀请的嘉宾,也是作为四川文联的领导、本土诗人,来指导我们这次活动的老师。

我对曹老师充满了崇敬。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雅安的纯文学季刊《青衣江》上,我就拜读过老师的诗作和评论文字。后来参加一次全市的演讲,曹老师作为评委,还亲自点评过我的演讲。

那次演讲,我还记忆犹新:我是最后一位选手上台的。

俄国一位科学家这样说过,小狗不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停止汪汪或是不敢汪汪。今天,我要作为一只小狗,站在这个台上,汪汪两声。汪汪出我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情感……我这样开始了我的演讲。

大家被我的演讲吸引,我获得了二等奖。曹老师在点评的时候,对我演讲的开头和演讲过程中情感的把握,肢体语言的运用等给予了很好的评价。那一次,我记住了曹老师。

20085月,天全准备举行一个本土文化研讨会。时间定在519日。各种准备工作都就绪了,我还专门给曹老师发出了邀请。可惜5.12大地震让我们的活动流产了。三年过去了,曹老师终于因为诗歌来到了天全。这或许也是文字赐予我们之间的缘分吧。

如今,天全的文学气象和三年前相比,那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诗人们的真性情,真感情,真诗情

欢迎晚宴上,觥筹交错。

我要好好对洪烛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情感——对母亲的爱。

没有母亲的故乡,不叫故乡……

那堵墙,因了母亲而变得透明……

席间,我大声诵读洪烛诗一样的文字——《母亲》本身就是一部歌唱母爱的伟大的诗歌。

我和洪烛不断地为母亲干杯,为《母亲》干杯。洪烛的目光中,流淌着对母亲深深的怀想和爱。

我突然觉得,爱,就是诗歌的全部,就是文字的全部。没有爱,便没有文字。正如洪烛,正如这些著名的诗人们,正如天下所有的用文字走路的人们。他们写诗歌,写文字,其实是在书写爱,歌唱爱。

正式接待暂告一个段落。夜宴,还将继续。小城的夜充满浓浓的诗意。

小城真美,小城的夜晚真美。诗人们似乎一时间找不到更好的词汇和诗句来赞美他们刚刚走近的小城。

在街边的烧烤店,诗人们和本土的文学诗歌爱好者重新聚在一起。在这样一个非官方接待的街边小店,宾主双方都彻底放浪形骸,好不快活。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些都是李白的酒童转世,喝酒即是写诗,写诗即是喝酒。

诗人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相熟,更多的是神交。通过这次盛会见面,当然得抓紧机会互相交流,互相表达敬意和倾慕,相邀留影。年长的诗老们,诗师们因为旅途劳顿,回宾馆休息了。这群被诗歌和文字燃烧的青年们要狂欢。一时间,欢声笑语,碰杯吆喝此起彼伏。诗人们的真性情,真感情,真诗情,浸润在欢乐和激情当中,激荡在美丽的夜色之中。

小城被诗情点燃。

祁人不断发送微博,他要将他所有人快乐分享给全国各地的朋友;王明韵被两个雅女诗人“挟持”,不断地干杯;邓科、苦力相对低调,可酒没有少喝;洪烛一会儿被拉起来合影,一会儿被摁在作为上喝酒,周占林端起频频举杯,向来参加的诗友致意……

三杯碰倒二郎山,一口干尽祝福的话。

夜色如歌,今夜,小城无眠,二郎山无眠。

羡冰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