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有一个离奇荒诞的疑问,那就是:我的生日到底是不是这一天——一九七九年 年农历七月初四?我总是怀疑老妈给我的生日记错了,可是屡次的询问之后,得到的答案截然是相同的肯定。唉!我真是的,爸妈怎么会记错自己女儿的生日呢?何况我是从小就是家里的“老小”;我也真该死,竟然连父母的话都要怀疑?更何况是在出生日期这样重大的日子上!可是为何我总有这种荒诞的疑问?对此,我一直都摸不透,可能是我不大喜欢在这个日子过生日吧!
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到底是过农历(阴历)生日更合理还是过公历(阳历)生日更合理?为了提倡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想还是过农历生日比较好;但是为了更准确的计算自己的年龄,我又觉得过公历生日更好,因为农历中有时出现闰月,一年中就有13个月,而公历每年的天数基本保持不变。基于两种不同的选择,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过农历生日;这不仅是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一直是过农历生日,也许现在有很多前卫的城里人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农历生日,只过阳历生日;这无可厚非,但若他们嘲笑那些坚持过农历生日的人“老土”的话,我肯定会唾弃他们,而且要毫不客气地给予回击!
说句实话,活了这二十多年,我还没有真正的体味到过生日的特殊感觉;几乎每一年的这个“七月初四”,我都是一样的平平淡淡的过去——没有大喜大乐,也没有大吃大喝;真是再平淡也不过了,甚至有时连生日过了,父母浑然不知。我就是如此习惯性对生日“不敏感”和“轻描淡写”。
也许是因为我的生日是在夏天,也就是在暑假里,几乎每年都是在家跟父母一起过的;早上妈妈给煮两个鸡蛋,于是乎,每年就那样任务式完成生日,波澜不惊。
以上算是我1—20岁间每年“七月初四”这一天大体一致的情况吧!
然而,到了21岁这一年,我却漂泊在外——这是我人生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没在父母身边过生日。依旧没有什么新奇或者兴奋的感觉,处处波澜不惊。
去年是我在外漂泊五年来,过得最开心的生日,20几年来第一次过生日有蛋糕,和自己最心爱的人一起过,然而去年的那一刻,都成为过去,只能永远在我的记忆里。
那么,后天,我的生日又将怎样过?又将和谁一起过?
后天就要来临了,尽管我依旧保持着一贯的作风,我感觉身子还是变得“温热”一些了,至少我早两个礼拜就提醒着自己这一天快到了,更何况我今日还写下了这些有关生日的文字记录……
然而,当我此时稍微有所准备的时候,我却还列不出可以分享的人的名单……
那么,我就只有——祝我生日快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