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杨老师你好,我有几个小问题想问你。
我现在是高三的学生了,有时觉得自己学得挺盲目的,没什么效果,期待老师的回复。谢谢杨老师!
我想问老师一下: 1.应该怎样整理错题本?(如果做错的题太多的话 那么是不是得花费较多的时间?)
2.应该怎样规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我基础较差也没有强势的科目 弱势的科目倒还蛮多的。所以 应该怎样分配各科的学习时间比较合理呢?)
3.关于语文的素材积累 (上高三后发现没有什么时间看课外书 之前看的课外书也蛮少的 到现在醒悟过来却发现看课外书的时间很少。)
4.关于英语的晨读 (平时一般早上有起来读会英语但觉得自己读得挺盲目的 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杨永龙:错题本有三种类型:一是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三是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章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章碍(即错误原因)。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一本好的“错题本”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也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复习时对完全弄懂的题划掉,还没有明白的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长此以往可以进行二轮、三轮甚至多次的“筛选”,直至这些题目你完全掌握,以后考起试来你会感到进步明显,收获颇丰。
关于学习时间的安排你可以采用五步推导法:
第一步,列出每日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比如上课、写作业、睡眠、吃饭、上下学、体育锻炼……;
第二步,根据自己现在的生活习惯,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基本顺序。如起床、洗漱、早餐、上学、上课……;
第三步,测算各项活动的时间长度。你可以观察和记录自己近期做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作为参考。
第四步,根据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以及交叉安排、高效学习的原则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和学习时间安排;
第五步,根据效果调整作息时间表。每个适合自身情况的作息时间表都不是一次形成的,我们需要根据每日作息时间表的执行情况调整各个项目的顺序或者是时间长度的安排,直到找到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作息时间表为止(注:每天完成老师所留的课堂练习之后,最多自我安排两门课程的复习)。
关于语文的素材积累首先,精读课文,精确掌握每一课所有词汇和句子的用法,多读多背文言文以及短小优美文章,这对培养语感以及写作大有好处。同时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天天坚持下来,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自己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
其次,多读课文,熟悉课文的所有知识点和语言点以及内涵,同时不放过课文后面的练习和所有注释。每次考试后把自己答错的题,用一个错题本抄下来,不用不同颜色的笔填写上正确答案。这样既可以找出自己知识的缺漏,也可以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没事的时候翻翻,无须特别记忆也一样能记得住。平时阅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归纳古文常用字的意思和各种文言现象,而且还要注意归纳现代文中出现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等,这样就能达到熟练掌握语言规律的目的。
第三,多看点高考试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试卷。有时候吃透一篇好的试卷精析比闷着头做十套卷子管用。做词汇选择题目的时候,对于近似的词汇,多念几遍,培养语感。阅读文章完成题目类试题,在读文章的时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抠,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第一感觉。
第四,抓住课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难点,多问老师、同学,多做课外辅导资料。多做课外辅导资料并不是多多益善,关键是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同时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必要的还要做笔记,好记心不及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徐特立老师有一条重要的读书经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课外阅读要写读书杂记,这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
第五,建议每天坚持看《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各一篇,同时每周试着写一两篇类似的文章,小小说、微型小说和杂文惜墨如金的精简能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最后,学语文难,难在需要持之以恒地积累之上,难在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理解、识记、运用”的方法,坚持多看、多思、多写,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关于英语的晨读关键的是读高一、高二、高三的课本上的课文,力争把每一篇课文读精读熟。只要把高一到高三的课文全部读熟读精了,那么你的英语成绩也就自然而然上来了。
叶子:谢谢老师!老师,那个每天的200字短文是随笔写的吗?是随笔写的就可以吗?
杨永龙:可以在读完《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的文章之后仿写
叶子:嗯,明白了。对了,老师地理要从哪记起?我好多都不会。
杨永龙:从读课本做起。因为我对地理的学习也没有什么经验,在此转载他人的回答供你参考: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概括地说,要有兴趣、会思考、多读图、巧记忆、善运用,下面我结合实例具体介绍这几种方法:
了解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培养学习兴趣。要学好地理,首先要认识其对生活及个人发展的价值,只有明白了地理学科在生活与生存中的价值,才会对地理“刮目相看”,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产生。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具体表现在:①认识生活环境。比如能够应用各种资料、简易观察仪器,了解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能判断空间方位,会用各种地图;能观云识天,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知道当地灾害出现的规律性及危害,懂得如何避灾、保证生命安全。②适应生活环境。比如能够根据地域环境特色,合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知道地方环境、资源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③保护生活环境。比如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能对环境产生生动、丰富、正面的情感,具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观;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④享受生活环境。比如能够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懂得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知道怎样选择路线来进行休闲活动(野营、旅游);熟悉地域文化(语言、艺术、民俗)的特色。
2、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综合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要想获得对地理知识的深入了解,学生必须学会综合分析问题。比如,分析华北地区淡水供应紧张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可以从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气候要素、植被土壤、环境保护等自然地理角度去论证,还可以从历史条件、工程技术、时代背景、经济效益、居民交通,以及对文化遗址生态影响等社会经济角度去阐述。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可以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资金等进行多角度思考。在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评价。地理学习内容不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路也不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意多听记教师的综合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路后,再引申迁移,灵活运用。
3、养成经常读地图的习惯。地图是地理的“百科全书”,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读地图,能帮助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并能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
读地图要做到五个要:一要有目的,即准备读取什么信息。看图如果漫无目的,就会迷失在色彩、符号、注记构成的地图迷宫里。二要有重点,抓住地图上的主要内容读;三要有层次,掌握图中信息的先后顺序;四要有设计,即设计不同的线索,变换角度读,增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五要默想地图,闭目冥想,把完整的地图印在脑子里,训练自己的空间记忆。比如,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可以这样进行:第一步,确定读图的目的是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第二步,按设计的线路读,如沿海的省区,有陆上邻国的省区,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区,京广线、陇海线经过的省区,重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等。第三步,选择自己所在的省区,或者曾经到过的省区,仔细读,看轮廓、辨邻省、熟悉空间位置;第四步,合上地图,默想阅读过的地图信息。按照以上步骤反复读与训练,必能增进对地理事物的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读地图,最好能几个同学一起读,一起相互提醒、讨论,把读地图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
4、熟悉不同地理事物的记忆方法。学好地理离不开记忆,但要想办法让记忆的量变小、变轻松。一般来说,地理规律、原理类的内容,可以记原理图。比如有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的理,就可以通过一组示意图来进行形象记忆。地理概念类的内容,只需记一、两个关键词。通过关键词,采用联想法、推理法来补充完整地理概念。综合性强的内容,只要记分析线索,不必记具体内容。枯燥的地名、物产等,可以采用谐音法、顺口溜、联想法等来帮助记忆。比如,我国有许多金属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一,你可以这样记:“吾弟媳,心烦,叹息!”翻译过来就是“钨、锑、锡,锌、钒,钛、稀(稀土)。我国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可以编成这样的意境:“秦皇岛上,青烟连天,南北大温,湛宁福广。”
5、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学以致用。是否学好了地理,重要的一点是看你能否学以致用,能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平时生活实践中,要争当“地理小博士”,强化已学的知识。比如在家庭购房、家庭旅游等,可以参与讨论和决策;观察大型仓储超市、商品房的区位,分析其区位条件,评价仓储超市的区位是否合理,商品房能否升值,并与亲朋好友交流自己的观点;对于风云变幻的世界热点区域,能采用地理视角进行理性地思考与评价,并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等等。
另外,要有行万里路的决心和毅力,利用假期,尽量多走进大自然,观察地理地貌和民情民风,感受大自然中的美丽,增强生活感受力。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培养自己宽广的、包容的胸怀。
叶子:呵呵 真的啊?老师还是说“你”字我比较习惯
杨永龙:呵呵,我已经习惯了
叶子:呵呵 老师是学心理学方面的吗?
杨永龙:呵呵,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
叶子:老师一定很受同学们的欢迎问题回答的很全面,我的学校倒没有心理辅导的老师
杨永龙:呵呵,我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十八年了
叶子:哗
杨永龙:自然是经验的积累了
叶子:嗯 嗯
杨永龙:我疏导的学生已经有八千多了
叶子:老师好棒啊!老师会不会很有成就感?
杨永龙:呵呵,只要是我数到过的学生考进了自己理想的院校,我是最高兴的!
下面我把读课本的方法告诉你,供你参考:
第一,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第二,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第三,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地理、历史、政治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四,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第五,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第七,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八,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叶子:老师国庆没有出去游玩么?
杨永龙:因为国庆节有不少像你一样的同学咨询,所以就没有出去玩了
叶子:我发现我的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学与思两者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平时学习中给自己提的问题也很少 大概就是一直没怎么进步的原因了
杨永龙:是啊,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叶子:老师是一个敬业的好老师
杨永龙:呵呵,谈不到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就是了
叶子:呵呵 尽力做好自己想要做好的事
杨永龙:是啊,个体的教育和成长是容不得半点懈怠的
叶子:嗯,赞成!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省思。我在做数学题时一些题会没有思路(我数学很差..)不过等老师讲解完后就恍然大悟了...知识漏洞很大。
杨永龙:呵呵,这就需要不断分析和总结了,后知之明也非常好,只不过多多积累和总结就会变成先知之明
叶子:嗯 对了 老师 不知道为什么 平时在考英语的时候心态不能调整好 总是会担心在某一道题上花了太多时间后 后面的题就没时间做了 (其它科目的倒不会。 阅读理解花费的时间颇多),所以英语成绩下滑了,其实自己也知道考试时的心态很重要不过不知道怎样才能调整好
杨永龙:这就是因为你读英语的时间不够,如果真的把英语课文读熟读精了,那么你的这种心理也就会随之消失
叶子: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精呢?
杨永龙:从现在起我建议你每天坚持读四十分钟的英语课文
叶子:我差不多每天早上都有起来读英语的,不过读的是《新概念》 开学时开始坚持下来的
杨永龙:争取把高一到高三的英语课文熟练和流利的读下去,到时候在考场上就会在读题的同时答案就到了口边
叶子:嗯 我会听取老师的建议的
杨永龙:呵呵,今天就聊到这儿,以后再聊,祝你天天进步!
叶子:嗯 谢谢老师!也祝老师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