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北辰;刻舟求剑——与时俱进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变化的需要,随着变化调整自己的方法、策略。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不能墨守成规,只有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

时代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正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基本原理。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现代人都在做刻舟求剑的事:新时代里还没有摆脱以前的旧观念;新社会还要按照古人的要求去做;新环境下还要用老眼光看问题。

试想一下,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解决了我国大陆与香港、澳门的问题,就说明了灵活变通的重要性。如果邓小平在分析这种情况时,看到了用大陆的方法来治理这些地方的时机还不成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样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也不能真正地治理好香港和澳门。只有在一个国家的基础上进行分别治理,方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我们从这些案例中要明白的是,在任何管理活动中,都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能拿对待张三的方法管理李四,不能看今天穷认为一辈子都是穷的,更不能拿固有的观念去看待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刻舟求剑为前车之鉴,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