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观点:吃饱了撑的时代 玩出来的产业-下篇


  下篇:玩出来的产业

  年会时我讲了这个时代已经是吃饱了撑的时代,不管是从宏观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从微观的消费产品上,都应该有所不同。不能再是求量求速度,而要求品质求品位。能够做出来的话,市场是不愁的。道理很明白,但是谁能够做出这样的东西?我认为下一步最吃香的产业是玩出来的产业,只有玩家,只有真正沉浸其中乐在其中的人能够做出来。年会之后我有了一次江南之行、胶东之行,有些新的现象,可以作为我讲的那些东西的佐证。


  江南行和几个朋友去休闲。其中有个上海的朋友最近忙得不得了,很多城市都在请他,只要他愿意去,什么样的地都可以谈。因为他有个独一无二的资源,收藏了几百套明清时期的大院子。大家去看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个展厅叫城市的足迹,中华民族要反映自己的城市化,光是钢筋水泥现代的东西是不够的,还是要体现我们千年的文化和元素,于是展出了他的两套大宅。在所有建筑中最耀眼的就是这两个大院子,延续着历史的传承,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所有的人都问这是从哪儿来的,最后知道是他收藏的。

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展出的山西古宅

 

  十年前他就发现在山西、安徽、江西、江浙这些地方,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很多老建筑或者废弃,或者干脆推倒了,他就比别人超前一步,当别人认为这破房子一钱不值的时候,他愿意用几十万来收藏这些破房子,因为他敢于千金市骨,当地人也愿意提供信息,最后抢救了两三百个大院子,弄回来在上海造船厂的仓库里面开始修复和保护。

  因为他喜欢这些东西,就先在上海“玩”了一把,拿出一些元素做了一个餐馆叫黔香阁,拿一栋老房子在旁边做了一个会所,在上海滩一下子成了名流荟萃的地方。为什么那些文化人都愿意来?因为这个地方有文化,真正的文化因素,时间的沉淀在这里。世博会以后他和上海政府合作的一个七星级酒店也马上要开。几十栋老宅子,就在黄浦江边上,做出真正有文化有味道的中国院子。这不是帆船酒店的做法,但是一定会比那个更有价值。

  这下子所有地方都在请他。因为这些城市在经过快速城市化,把自己的老东西拆完了之后发现全是新的,城市的历史、文脉从何体现,城市的韵味怎么去打造,所以都找到他这里来。

  这次在他和一个北京朋友之间就有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对话。北京朋友身家上百亿,说他这些年玩这些老宅子家具耽误了多少赚钱机会,他则回答说他对自己定位得很清楚,不想赚大钱,就喜欢这些东西,一个是餐饮,一个是古宅,他要有时间去做些他喜欢的事情。最后我给他们总结,说你们两个一个是在求速度,搞扩张,把做这些事情都当做是过程,最终是为了变现;另一个是在玩,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就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也因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商业方式。放在几年前是规模制胜,但是今天就是品位制胜了。或者说前些年是平台制胜,都在拼命扩规模,占平台,而现在是内容制胜,平台已经不能够吸引眼球了,只有内容可以,所以现在是内容为王,玩家到哪儿都受欢迎,而只会做地产的则要借他的光了,跟他合作去做一些项目。

  这是一个故事,还有去胶东也有很深感受。八十年代有部很有名的美国电视连续剧《鹰冠庄园》,里面伫立在大片葡萄园中的庄园生活给我印象极为深刻。十年前到美国加州亲眼看到了实景拍摄地的葡萄园,很是震撼。没想到短短的十年间这个场景在中国也变成了现实。烟台已经成了全球第七大葡萄酒带。下一步我们帮一些企业在烟台、在龙口也要打造这样的地方。


2010-04-22考察山东龙口葡萄酒基地项目

  在那儿遇到了一个老板想和我们合作,专门带我们看了他的酒庄,投了几个亿,已经建好了。他居然敢彻底改变葡萄酒庄动不动就是欧洲古堡的建筑风貌,按照盛唐的风格设计了一个酒庄群。因为他说葡萄酒源于中亚,一支向西到欧洲,一支向东流入中土,于是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故事,所以做唐风的酒庄也是成立的。这个度很不好把握,他设计的时候专门去找张锦秋。我看了之后高度评价,因为他是真正喜欢这个东西,倾注再多的心血也无所谓,他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也把这个事情做好了。


2011-05-25考察澳洲葡萄酒庄


  这也是个很典型的故事。为什么要讲这些事,因为我发现一个时代正扑面而来,这个时代就是吃饱了撑的时代。这个时代最吃香的就是玩家们,他们看准了一件事能心平气和真真正正把它做下来,最后成为奇货可居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前的古人怎么讲的如此到位。这些乐知者,乐此不疲,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成了大家。他们不去张扬,价值自然就出来,人们都会围着他转。与那些拼命想挣大钱的人形成强烈的对比,那些人穷的就只剩下了钱,最后还要寻求精神的回归,寻求这些精神贵族,这些乐知者,跟他们混。

  回过头来看我们工作室这么多年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工作室也属于乐知者。我们为什么奇货可居?因为我们这二十年来就是手工打造,潜下心来研究中国的城市化战略。没有这二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包括半年前有人来找我,让我们按照创意产业的方式去上市,说可以拿多少钱回来。我说我要这么多钱回来干什么呢?我们要是拿这个去上市,整个的运作思路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就要为投资者负责,要追求业绩,这样下来我这个机构就要散掉了,就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个手工活。我们多少年来还是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因为是真的乐在其中。

2011-04-01考察云南西双版纳高庄西双景项目

  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没吃饱的时代,大家的目标都是在吃饱。在追求量,要套现。要把资源最后都变成资金。大家做什么事情不是喜欢做,而是因为它赚钱。一看地产赚钱,以前做服装的,做家电的都来做地产。地方政府也要来做,央企也要来做。包括我们政府也是一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GDP。社会的矛盾,体制的问题一切都给这个让路。

  那么这下好了,今天进入了一个吃饱了撑的时代,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好,我们的目标要转变了。实际上从政府到企业家,已经有人在开始变了。

2011-04-06四川绵阳休闲项目考察

  他们做事情的目标已经改变了。以前人们的目标是赚钱,赚完了钱又去拿新的项目,就像穿上红舞鞋一样跳个不停。现在已经有这样一批人,已经不缺钱,他们考虑的不再是怎么变现,怎么把钱收回来,而是考虑怎样经营好一块资产,获得好的名声,不管是社会上的名声也好,乡里乡亲的名声也好,已经是这个层面的需求。所以他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不是考虑最终把它卖掉,而是要经营,要做出一个作品,流传下去。所以他们要考虑作品和当地文化的关系,和邻里社区的关系,已经在开始考虑这些东西。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现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仍然处在复制拷贝,玩概念讲故事的阶段,可实际上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已经转型,需要全新的产品形态。中国已经进入了吃饱了撑的时代,已经由早期的跑马圈地抢钱抢粮到了追求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趣的转变,已经由原来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到了精耕细作对稀缺资源和资产的掌握。把资源变成一种沉淀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持续经营,流传百世。一些老板们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有这种感觉了,但是具体是什么,怎么做?不知道。所以来找我们,要通过大手笔的转型去寻找必然,寻找他们信得过的力量来买方向,买信心,买平台。

2011-05-12考察洛阳白马寺

  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前一个阶段的城市化中,开发商用一种非常粗鲁的,非常自我的方式带着资本和商业力量去庸俗城市化,城市已经是欧风美雨,一塌糊涂,城镇搞完了之后对农村也是一样的搞法。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不要说农村人不接受,城里人也不接受。本来在城市就住在所谓南加州风格的房子里,你在农村还搞个庸俗的南加州,不接受。

  吃饱了的时候我们开始关注精神的追求了。其实我们心中都有一个重归诗酒田园的梦想,但对于现代人来说诗酒田园更多是一个意境,还不是一种现实的可以触碰东西。比如陶渊明说的归去来兮,作为诗情画意是可以的,从生活上是接受不了的,它更多的是一个精神范畴而不是物质范畴。

  这就引申出了三个时空:第一个时空是淳朴的乡村生活,第二个时空是城市化城市生活,最后呼唤的是第三时空,一种既要重归诗酒田园又要天人合一的氛围,又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

  未来社会的消费卖的是什么?卖的是体验,体验者能够认这个帐,愿意为琴棋书画,为诗酒田园,为文化底蕴买单。这就是新的时代,主体就是这些吃饱了撑着的人,有了这样主体之后才有了这样的客体,这也就是第三时空,它既不是庸俗化城市的无限克隆,它也不是常规的农业和农村的生活,而是在这两种的结合产生一种新的模式和形态。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个吃饱了撑的时代,玩出来的产业。实际上,这会是一个价值回归的时代,之前价值混乱的时期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可持续,要想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回到遵循事物本身价值的轨道上来。

  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我们要把握住方向,在这个吃饱了撑的时代去“玩”出新的产业。


2010-02-20新西兰体验摩托车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