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亟待开发的綦江风景


  亟待开发的綦江乡村旅游



  綦江永新镇梨花山景区示意图



  綦江永新镇距重庆主城1小时左右车程,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旅游建镇、旅游兴镇、旅游强镇”,努力打造綦江北部旅游环线上最美乡镇。



  “魅力永新踏青赏花,美丽乡村观雪寻春”——重庆·綦江乡村旅游节暨永新凤凰梨花迎春活动2011年3月18日在綦江县永新镇石坪村隆重开幕,当天就有3.5万名游客前去观赏。

  5月3日,美国客商laimonis magone对我说:“很高兴来到重庆,让我看到美丽的乡村!”

  在人们的印象中,重庆是重工业城市,不是旅游城市,重庆除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及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等享誉全国之外,其余景点名气不大,重庆是汽摩之都,两江交汇,多山多雾,故名山城雾都

  近年来,重庆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森林重庆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重庆,重庆吸引的海内外游客越来越多,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市常住人口为2884.62万人,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为1764.4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1.17%。“五一”小长假重庆市接待游客1036余万揽金46.98亿,三峡境外游客增八成 。游山、玩水、游园、赶场是市民出游的主要方式。

  重庆主城四周“一小时经济圈”主要有1.8万亩森林的天然氧吧铁山坪;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的歌乐山南山景观带及素有“小峨眉”之称缙云山,还有近年开发成旅游热点的仙女山、金佛山、四面山等等。重庆除了三峡工程完工后形成的高峡平湖以外,东有“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150多年来形成的黔江小南海地震堰塞湖,西有风景秀丽的永川卫星湖,南有130多公顷集山、水、林、岛于一体巴南南湖,北有65.5平方公里、库容10亿立方米的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长寿湖,还有重庆正在打造的温泉之都。



  梨花雪海



  梨园农家



  綦江永新镇凤凰山万亩梨园。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钱钟书《围城》里面的一句话,成了当今城乡人们假期、周末旅游度假的生动写照,现代都市中,高楼林立、华灯耀烁、车声鼎沸、行人如织,平日里工作忙碌与疲惫,到周末驱车一小时经济圈农家乐、度假村去乡村旅游,走到绿色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放飞心情。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使人们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累了可以在树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游客们还可以从事农耕、收获、饲养,步行、探险、运动、打猎、垂钓、登山等等,尽情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而一些区县、农村的人来到大都市、逛街、购物、走亲访友,经历街道的拥挤、堵塞、热闹与喧嚣……



  近日,应重庆市綦江县永新镇党委副书记何春媛的邀请,我和重庆市委党校甘强教授等考察该镇乡村旅游。



  梨树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都市人能在这里找到了片刻的安静。蔡律摄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着田园清甜的气息,綦江永新镇党委副书记何春媛陪同重庆市委党校甘强教授察看梨园。蔡律摄



  綦江县永新镇乡村旅游促进会推出城乡互动的“阳光认养产业”,50元可认养一棵梨树,为农户和认养业主搭建平台,为了给城市人群提供一个在广袤农村的休闲空间,这是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现实版“开心农场”,实行业主认养,农户管护的方式。这是市委党校梨树认养林。蔡律摄

  旅游就是人们为寻求心灵上、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进行的旅行活动,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出于修养、受教育、增长见知和扩大交际的旅行,围绕生态、文化、康体、游乐等功能进行的游憩活动。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成为中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驱力。

  近年来,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品牌运作最成功的是江西婺源 ,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是一个兼有生态与文化美感的地方,是镶嵌在黄山—婺源—景德镇—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青山秀水、粉墙黛瓦、古树廊桥,这个小地方的底蕴与格调吸引了许多游人流连,被称为“生态大公园”和“最后的香格里拉”。在这里,游客可以春赏五色芳菲,夏探清幽奇洞,秋观漫山红叶,冬访平湖鸳鸯。婺源是徽州文化的精华。简单的说,婺源真的是个很美的地方,这里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民风非常的纯朴,人和大自然非常地贴近,所以游客觉得婺源真的是个很美的地方。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的运作值得重庆学习和借鉴。



  凤凰农庄养殖示范培训基地。蔡律摄



  綦江县永新镇乡村旅游促进会从北京宫廷凤凰鸡,积累了鸡的繁殖、选种和饲养管理经验,成为永新镇外貌独特、肉蛋品质兼优的地方优良鸡种。



  永新镇长田山是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原始森林”,生机勃勃的翠竹,秀美潇洒,别具幽趣。

  乡村旅游发展壮大一般要经过“自发发展——规模发展——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的成长历程,重庆乡村旅游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几乎没有,北碚乡村嘉年华旅游区值得一提,“美丽乡村”嘉年华景区距重庆主城区35公里,离北碚主城区21公里,主城二环路高速公路出口在景区侧面通过。景区总占地面积900余亩,投资3亿元。整个“美丽乡村”嘉年华以山地农业种植为示范、农俗体验为依托,以“农”字为魂,以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化为主题,巴渝文化为核心,打造西部唯一的极具体验参与性和展示观赏性的特色旅游景区。共分成乡村印象展示区、入口接待区、乡村度假区、花卉观赏区、园艺观赏区、乡村嘉年华体验区及美丽湖七大板块。夏有葡萄品尝,冬有腊梅飘香,重庆最美丽的乡村悄然成形。



  太极神图



  “阴阳合”河段,长约1km,面积4万m2。蔡律摄

  大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被视为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结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域,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游览对象,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体验、求知、养生等身心需求而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简言之,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其核心价值是“绿色的乡村生活”体验,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则是在农业休闲的概念上,进一步扩展了旅游业的娱乐、体验因素,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乡村旅游是以休闲、观光、娱乐、体验、求知、养生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群绝大部分是城里人,城里人来乡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观享受,达到放松心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效果,城里人试图逃离纷繁都市的心找到了片刻的安静。



  中峰镇生殖崇拜遗址位于綦江县中峰镇龙山村灵应岩社,距綦江至四面山(二级公路)30公里,距重庆市区1.5小时车程,海拔420米。开发区内灵应岩生殖崇拜遗址规模宠大,国内及全世界都罕见。蔡律摄



  誉为“男根圣地”的中峰生殖图腾文化遗址位于中峰镇灵应岩下 “阴阳合”河段,该生殖图腾文化源于古老的传说。相传观音菩萨曾抱男女婴孩现身于“阴阳合”对岸,人们便在观音菩萨现身之地修筑寺庙以求子续后,取“求子必应”之意取名灵应寺,从此远近求子续后者络绎不绝,且屡屡应验,故“灵应寺”香火繁盛名声远播。

  远近祈祷者为表虔诚与膜拜感谢之意纷纷在来”灵应寺”各条道路上的石坛、石壁、石包上雕刻生殖图腾以示敬仰。所以形成了以此为中心辐射方圆15公里的生殖图腾文化。生殖图腾主要用“石桅子”表示,它由表形的生殖柱和表意的壁刻组成。现存生殖柱2000余根,壁刻4000余根。上面表示祈意、颂词之类的成段文字早已风化,现仅存“求子得灵”、“为生子”、“祈福”等字样依稀可辩。据说中峰的生殖图腾是战争的产物,至于它源于何时,亟待发现、考证、研究。中峰生殖文化图腾遗址以其雄壮、挺拔、灵验、罕见、奇特而闻名全国乃至全球,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蔡律摄



  为开发乡村旅游,重庆市委、市政府及綦江县委、县府开始大手笔规划、设计,这是綦江古剑山旅游区开发模型。蔡律摄



  綦江古剑山高尔夫训练场。蔡律摄

  重庆的官方与旅游业界开始运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基本理论,在分析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教训,从规划、资金、模式、品牌、管理体制、行业标准、旅游人才等方面开发、管理重庆市乡村旅游,从客源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营销策略等推动重庆市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重庆一道美丽的风景,2011年4月26日,重庆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明确二环区域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走向。2020年重庆二环区域新增600万人, 通过实施产业高端战略、开放创新战略、科学城市化战略、“三生”协调战略(山体生态廊道、水系生态廊道、交通绿色廊道和城市绿地斑块为主体的区域生态绿地系统)、以人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等六大发展战略,围绕将主城打造成为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山水园林、独具魅力的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无疑,这对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蔡律  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