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治庸利用“单纯大学生”很可悲


  也许,整治公务员的庸懒作风,并非像许多人所担忧的那样难!咱们看看山东宁津县是怎么做的。据《山东商报》5月4日报道,宁津县纪委部门组建了一支大学生暗访队,精挑了8名思想单纯、人际关系简单且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外地刚毕业大学生,到各机关单位暗访治庸。暗访队治庸一年来,共有64名公职人员被查处,其中2人被辞退1人被撤职,7名县直机关“一把手”被曝光,在电视上公开检讨。
  比较于我们所常见的“廉政体操”、“治庸问责”什么的,这个“大学生暗访队”可不只是创意新颖,而且成效不错。看来,当地主政的领导深谙官场的门道,一下子切中了机关病的要害。这个要害在哪里呢?就在于管事的官员太和气,思想太复杂,不够“单纯”。
  说起来,“大学生暗访队”的创意归功于宁津县上任的新官。机关病在哪个地方都是突出问题,新任县委书记和新任纪委书记第一把火烧在这,肯定是得民心之举。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过是些孩子。他们的“单纯”果然让那些上班时间打牌、玩游戏、上网聊天的公职人员遭了殃。这个做法比那个“马上就办办公室”要靠谱些,但是显而易见,它也有许多不靠谱之处,譬如,暗访队只是新官上任的产物,注定是干不长久的;何况暗访队的事迹被公之于众之后,新官的脸被贴了金,但暗访队的脸却没地方搁——威慑力没了,这些被利用的大学生离开岗位后,安全问题可能就来了。
  但这事儿再次提醒我们,当下各地机关病之所以久治不愈,正是“一团和气”的官场中,缺少敢想敢干的“单纯”思想。如果主政者胆识更高一些,让暗访队调查贪污腐败问题,没准儿会取得比治庸更显著的成效。记得两年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公检法系统也曾利用过一群“单纯”的少先队员,让这些孩子担任干警们竞职考试的主考官。这些孩子果然天不怕地不怕,当场揪出25名作弊的考生。这等荒诞的事儿透露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悲哀——公检法系统本来就是干反腐、治庸及公正执法的,居然执法水平与工作作风还不如一群小学生,叫人情何以堪嘛!
  其实,官场治庸这种事儿,只要广纳群众的监督意见,让群众都成为“暗访”者,远比利用孩子的“单纯”要管用得多。所以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因为咱们社会的人治思维仍旧挥之不去。包括宁津县在内的主政者们当然明白,只要有法必依,什么“大学生暗访队”、“马上就办办公室”之类五花八门的玩意儿,都纯属画蛇添足。法律才是单纯的,人的态度再严肃终究不如法律严肃。咱们还要晓得,再“单纯”的孩子在复杂的官场中待久了,也会变得不单纯,因此,过多地利用孩子的“单纯”,会让他们变得世故、圆滑,并对“潜规则”给予认同,弄到最后,“单纯”就成稀缺资源了。这种结果的糟糕性,恐怕不比腐败与机关病本身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