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原来是一道缘


酷似原来是一道缘

喻建国

沪松公路上,文翔路西侧,有一家农家乐,,居然是一座楼高四层小型大厦,饭店的生意极其火爆。今天在回上海的路上我和妻、大儿去吃了一顿午饭。我们到饭店时还只是上午十一点钟,但是饭店的停车场已经停了二十多辆车,这个农家乐的停车场很大,有内外两处,车位达100多个,一般饭店不大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停车场。

看看顾客光临的架势,原来我们还想停妥车后,一起先到附近的林带溜达一阵,现在得先要有个人去占有席位。这事我来吧,进入农家乐的大堂,果然热闹。

“定了位吗?”导引小姐问我。

“没定。”

“几位?”

“三位。”

“有座,请跟我来。”

我跟着导引小姐来到底层大厅,在12号台上落座。附近的餐桌上,已经有多桌都在用餐。我坐定后,仔细端详起这个大厅,布置很简单,餐桌旁的座椅全是竹子靠背椅,是原来上海家居最简陋的竹椅,十多年前早已从上海家居中被淘汰出局,正因为如此,肯定有许多上海新人从未见到过这种竹子靠背椅。就在这时,邻桌上来了一对老夫妇,他们脱去外套后,男的牢牢地盯着我看,又轻声向女的讲了一些话,接下来女的也牢牢地盯着我看。这一来,我突然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反应。我生怕他们认识我,而我可能忘掉了他们,如果没有反应似乎不够礼貌。我向他们微笑了一下,并对他们友好地说:“你们认识我?”

“你很像我的二哥。”那位女的说。

“实在太像了。我刚才对我爱人说,看,你的二哥也来这里用餐了。”那位男的说。

既然妻和大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我就在他们的邀约下,坐到了他们的餐桌上。一阵交谈后,方知她们家住在市区成都路,今天刚从家里开车到这里用餐,女儿和女婿也一同来的,进来后女儿和女婿先去点菜了。

“我二哥叫王家华,我叫王建国。”女的自我介绍。

“太巧了,我叫喻建国。”这一来我们似乎更亲了。

“娘舅也来吃饭了。”她的女儿和女婿点完菜也来入席了,她向女儿和女婿介绍我。

“真的和娘舅一个模样。”她的女儿惊讶地说。

我们交换了名片,她的女儿是**证券营业部的营销总监,她的女婿是洋酒推销商。他们对我这位心理调适师当然也颇感兴趣。我们就此谈得很热闹,而且还相约几时要让她的二哥和我会一会。

妻和大儿找来了,他们俩对我坐在别人家的餐桌旁大感诧异,我就把刚才的事向他俩介绍了一下,妻对此也很感兴趣。这时她又来到我们的座席旁和妻与大儿交谈了一会儿。

他们比我们先撤,我特意再向他们去介绍回沪的路该怎么开行:沿淞沪公路向东一路开到涞亭北路,过了涞亭北路,不要上桥,沿最右的车道开行,可以直接上高架,很快就能行驶在A9上。这样的行驶路线是最省时的,同时还无需支付高速公路的行驶费。

酷似的邂逅搅合着多少缘,酷似的邂逅一下子把原不相识的人因为酷似而穿针引线成为很是亲热的人。哦,酷似原来是一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