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11-18):重庆模式将决定中国楼市拐点到来
彭澎
有数据显示,中国没有变现的房地产存量有60亿平方米,相当于每一个城市居民9平方米;另外,在保有量中的空置房35亿平方米,还有一种说法是6450万套。如果房价拐点变为急跌,这些房子都会一下子被逼向市场,造成只有大幅度降价才能卖掉的情况。这种看法认为,房价暴跌只差最后一根稻草!但这根“稻草”会是什么呢?
最近看到重庆的一些做法,可能代表了中国楼市发展方向。我一向认为保障房和房产税是治理中国楼市的两大法宝,重庆都用上了,但相对来说,保障房这张牌似乎用得好一些,房产税则还要不断完善!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直最为关注的两大“产品”。
第一是保障房。在全国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中重庆分配到49.45万套。这近50万套保障房9月底前全部开工,而广州才8.5万套保障房却要11月底前全部开工。虽然重庆人口是广州的两倍多,但保障房却是广州的五倍多!
更为重要的,重庆是中国率先进入无房户“想住就住”时代的第一个城市!原先重庆公租房设定门槛是不限户口,但限2000元月收入以下,这使大部分农民工仍然无法申请。现在改为5000元以下,改变了公租房“供大于求”的局面。部分小区、户型中签率达100%。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城市都推广重庆的做法,那么就可以真正保障“住者有其居”了,谁也不会为无房而苦恼了,因住房问题而导致的社会分裂、社会焦虑将大大缓和。其中,关键是向农民工开放保障房,这也为大量兴建保障房找到了出路,让任志强之流认为保障房是“住房建设大跃进”的说法站不住脚了。
今年广州将建8.5万套保障房,其实就是去年开工兴建的保障房基本上就可以解决77177户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了。也就是说,如果广州真正建这么多保障房(虽然比重庆少很多,预计明年会加大力度),那么肯定要降低准入门槛。
这样的保障房政策等于是让谁都有房住!
第二是房产税。重庆在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同时拟完善房产税,并向全国推广,这说明重庆的方向可能就是中国的方向?一方面,我们看到,房产税试点两个月,上海1017套应缴房只收到10笔,重庆只收到17笔共15万元。因此,有人认为房产税对楼市影响不大,尤其是暂时难以成为地方稳定财源。也有住建部“站着说话不腰痛”的官员称收不到房产税正说明房产税的成功。
另一方面,重庆市长(他最早来自上海)提出今年预计应税的房屋将近1万套,估计到年底将有1亿元左右的房产税征缴。更让人关注的是,他表示重庆房产税将适度微调,“至少要先试点一年以后再说”,并结合上海房产税试点方案,两地房产税试点方案修改后可能在全国推广。
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两点:其一,重庆与上海试点是相通的,两者将为全国推广房产税探路;其二,全国推广房产税可能在一两年后。
实际上,从重庆市长表态中还可以看出,推行房产税3个多月来,高档房销售价格下降了10%。
其实,全世界经验最合理的调控政策就是房产税,有130多个国家实施房产税。基于中国情况,可统一标准,全国征收,第一套免,第二套征,第三套加重征收,如此则其他政策都可不要了!
这样的房产税政策等于是控制住了投资投机者。
可以设想一下,当中低收入群体租房住就可保障“住者有其居”,当高档房、多套房要多缴一些房产税,如此两头用力,结果会是什么呢?